柳宗元由永州改贬柳州,内心是苦闷的,但他依然惦念着贬到漳州、汀州、封州和连州等蛮荒之地的昔日同僚,赋《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有句云:“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n\n
没有媒体、没有网络、没有手机,古人的诗、词,对受众何尝不是身处“百越文身地”,“音书滞一乡”?
\n\n
这话有点謷牙诘屈。那么,从传播的角度,岑参说的“凭君传语报平安”,真的可以为凭吗?王之涣说的“春风不度玉门关”,灿若星河的文人词章又是乘着什么样的风度过历史的“玉门关”呢?
\n\n
一、书信
\n\n
柳宗元的诗题已经告诉我们,他的这首诗是如何传播的,而且是“群发”。古诗里有太多带“寄”的,《唐诗三百首》中,除柳诗外,还有韦应物的《寄全椒山中道士》、李白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等,大抵如此。
\n\n
不过,书信也不是那么好玩的。杜甫所谓“家书抵万金”,除了内涵的稀缺,或多或少还包含着成本的高昂吧?出版亦然。诸暨诗人王冕,他的儿子早就编好了父亲的诗集,付梓则要几代人之后。当然,达官贵人除外。《随园诗话》载:尹文端公(即尹继善)与嘉兴钱香树尚书唱酬,以至于“一时材官慊从,为送两家诗,至于马疲人倦”。玩的是直达快递,玩到了人仰马翻。最后钱尚书主动退出“诗战”,曰:“岁事匆匆,实不能再和矣!愿公遍告同人,说香树老子战败于吴江道上,何如?”估计不铺上这一台阶,尹公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n\n
二、题壁
\n\n
宋无名氏即有《题壁》诗曰:“白塔桥边卖地经,长亭短驿甚分明。如何只说临安路,不较中原有几程。”说的是通往临安的官道上,有白塔桥之处,出售《朝京里程图》。路过的官员都会买一份,用以计算进京的里程、日程。这位无名氏就在驿站的墙壁上题了这首诗,讽刺官员们只注意进京的路程,不关心收复中原失地。题壁有很多种,官堂、寺庙、名胜等等。《倦游杂录》载,邢州开元寺壁有草书,“笔势遒逸,诗句亦佳”,五代隐士钟离权“得道真僧不易逢”之句就是这么留下来的。至于风景名胜区,更不必说。《青箱杂记》载,“徐州歌风台,题者甚多”。更有勒石,本意就在诏后人。应该说,驿站也是个不错的选择。那里,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在南来北往之客中传播,效果自然更好。《唐诗三百首》中就有宋之问《题大庾岭北驿》。这大庾岭不一般,放在今天,堪称文化地理标志。苏东坡贬惠州,就留下“浩然天地间,惟我独也正”之句。《倦游杂录》记载了更为感人的故事。大庾岭上有佛塔庙,有妇人题云:“妾幼年侍父任英州司寇,既代归,父以大庾本有梅岭之名而反无梅,遂植三十株于道之右,因题诗于壁。”英州在今日海南。后来她又随丈夫赴任广东端溪,“复至此寺,前诗已污漫矣,因再书之云:‘英江今日掌刑回,上得梅山不见梅。辍俸买将三十本,清香留与雪中开。’”妇人于幼年没得选择,成年之后,有没有“悔教夫婿觅封侯”呢?
\n\n
三、诗会
\n\n
《倦游杂录》载,退居鄂县的杨孺尚书,就会在坊里之间组织社饮。尚书耳聋,邻居有叫高小马的,敬酒时说:“此社酒,善治聋,愿持杯酌之无沥。”今日劝酒,看对方没喝尽,讥之以“养鱼啊”,小马出的是这一招。老头子一高兴,赋诗云:“数十年来双耳聩,可将社酒使能医。一心更愿青盲子,免见高家小马儿。”整个小区其乐融融。最有能力组织诗会的当然是皇上。一出题目,那些满腹经纶的殿前大臣便搜肠刮肚。欧阳修《归田录》载,宋真宗喜欢赏花钓鱼,可有一次,鱼儿就是不上钩。最能盘摸圣心的丁谓献诗道:“莺惊凤辇穿花去,鱼畏龙颜上钩迟。”真宗哈哈一笑,大家松了口气,且“皆自以为不及也”。群臣当时的心理是我瞎琢磨的。但确确实实,皇上不开心,后果很严重。《东斋记事》载,天圣年间,仁宗也组织赏花钓鱼会,自然要求赋诗,刚好有人献来山水石,主题换了。有位教坊的戏子扑到石头上,大家把他扶起来,一问,才知他这些天准备了一首赏花钓鱼诗,没想到这么一出,“却被这石头擦倒”。“左右皆大笑”,只是哭还没到时候。收集、整理、铨定毕,一位叫韩羲的官员,其诗“最为鄙恶”,丢了秘阁校理的职务,降级放为外官。同僚在工作之余,也会你一句我一句开展集体创作。譬如寇准曾出联云:“水底日为天上日。”大家都对不上,正好杨大年来汇报,应声答道,“眼中人是面前人”,被视为“的对”。这样的佳句何愁不传?
\n\n
四、社团
\n\n
在职时怕被诬结党营私,退休后不用担心了,而且有钱有闲,相互切磋、交流,还能引导社会风气呢!《渑水燕谈录》载,杜祁公(衍)告老,退居南京,与同是退休官员的王涣、毕世长、朱贯、冯平结“五老会”,“吟醉相欢,士大夫高之”。五老皆八十有余,故杜氏有“五人四百有余岁”之句,自然被引为佳话,记入各自的诗话、笔记——我一直以为,这是词章被赋予生命力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对那些自身境况不佳者来说。
\n\n
文潞公(彦博)更“慕唐白乐天九老会”,“于韩公(即富弼)第置酒相乐,凡十二人”。欧阳修也把所居之堂命为“会老堂”。有一次,接待来访的吕公著、赵概,口号曰“金马玉堂三学士,清风明月两闲人”,当时吕氏还在官,故云。此句“天下传之”。
\n\n
五、声传
\n\n
这相当于今天的有声读物。诗本来就是可以歌的,诗词与歌曲并没有今天这般的界限。“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便是明证。叶梦得《避暑录话》载:“柳永为举子时,多游狭邪,善为歌辞。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
\n\n
自谓阳春白雪者,不可能把“井水处”作为传播的源头。口口相传又不足以保证传诵的准确、动听,而宫廷教坊并不提供社会化服务。怎么办?找歌妓。所以,古人笔记里那么多诗人与妓者的交欢,如果一概论定为花心大萝卜,真的是冤枉他们了。印象中,《侯靖录》记载较多。其中讲到“欧(阳修)公居汝阴时,一妓甚韵,文公歌词尽记之”——放着这样的“传媒”不找,傻啊?而唐人薛用弱《集异记》关于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打赌”之载,最能说明问题了。一日,天寒微雪,三诗人在酒馆小饮。有梨园伶官十数人登楼,三人避席以观。这还仅是个序曲,过了一会,又来妙妓四人,“奢华艳曳,都冶颇极”,个个都是大牌。三人相约,我们也不要自吹自擂了,就看这些名角唱什么,“若诗入歌词之多者则为优矣”。好,一言为定!先听是“寒雨连江夜入吴”,王昌龄在壁上做一记号;再听是“开箧泪沾衣,见君前日书”,轮到高适做记;又听是“奉帚平明金殿开”,是昌龄的……好像没王之涣什么事,他气鼓鼓道,这些都是潦倒乐官,自然只能唱下里巴人之词,阳春白雪之曲,是这些俗物敢碰的?此时,诸妓之中最佳者登台,王之涣便说,如果此人唱的仍非我诗,我将不再与你俩争高低了;但如果是我诗,你俩须“列拜床下,奉吾为师”。当耳旁响起“黄河直上白云间”,两人傻眼了,王之涣揶揄道:“田舍奴,我岂妄哉?”两位庄稼汉,不是我狂妄吧!
\n\n
当然,流传的方式还有许多。《江邻几杂志》载,“江州琵琶亭,诗板甚多”,史沆常来此处,“作诗榜于栋”;文彦博还在榆次当县令时,把新做的衙鼓也当作了题诗处。《渑水燕谈录》载,一名偏远之地的官员,发现市场上卖的臂衣,上面织有仁宗的诗,不免吹捧一番,“盖亦仁德醇厚,有以深浃夷獠之心,故使爱服之如此也”。最有趣的要数白居易的粉丝葛青。据段成式《酉阳杂俎》载,葛青浑身上下刺了三十多首白诗,简直就是一本小型“白诗选”。过了一段时间,又在身上配了三十多幅图。白居易曾做过中书舍人,人称“白舍人”,而葛青就是“白舍人行诗图”!文化与传播就是如此互为制约又互相促进的。文化生态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传播的影响。当传播作为一种手段,日益不再成为问题,文化自身反而茫然失措了,有哪些经得起“永流传”?即使是经典,怎样才能不被轻慢,穿过历史的“玉门关”,向着未来奔去?
\n\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