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传播报告(2021)》出炉:我国科学传播能力进入快速提升期

“2020年是我国科学传播经历巨大变化的一年,也是我国科学传播能力迅速提升的一年。”12月21日,《中国科学传播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公开发行。

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局长周德进表示,我国历来重视科学传播,但并没有对其现状形成客观的分析和深度解读,“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中心编写的这份《报告》,在充分肯定我国科学传播成效的同时,对我国科学传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予以详细剖析,是一份富有创新性和学术价值的权威科学传播研究报告。”

《报告》由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指导和支持,对2020年度中国报纸、期刊、图书、广播电视、影视作品、网络、科普活动、科普教育、理论研究等方面的科学传播情况进行了全面的研究评价。

《报告》显示,由于受到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卫生健康和防控疫情相关知识与方法受到媒体、公众的高度关注,创作制作的各类科学防疫作品迅速传播,成为2020年中国科学传播的最大亮点

《报告》显示,我国新媒体科学传播增长迅速,科普图书发行出现回升,以多媒体尤其是新媒体技术为支撑的科学传播更加广泛。2020年我国共出版科普图书9853.6万册,科普图书出版数量越来越多;期刊发行1.31亿册,科技期刊总量为4958种,其中科普期刊258种;全国报纸数量减至1851种;聚焦重大题材成为2020年度纪录片生产创作的一大特点,全年上线的疫情纪录片达到44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我国媒体进入深度融合发展阶段,中国新建科普网站2732个,创办科普类微博3282个,创办科普类微信公众号8632个。据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监测显示,2020年全年涉及科普的网络新闻为1817999篇,报刊83000篇,论坛博客330938篇,微信2609071篇,微博567028条,APP新闻828859篇。

“为了对我国科学传播的几个主要领域作出客观的评价,一年多来我们的编撰人员从各方搜录权威统计数据,让《报告》得以顺利出版。”《报告》主编、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中心副主任邱成利表示,《报告》能为广大科研工作者、科普工作者、媒体从业人员全面了解我国科学传播状况及发展趋势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也可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教师、研究人员、学生提供专业参考材料,是一份对2020年中国科学传播发展状况客观评述的专项研究报告。

邱成利表示,除了获取翔实而准确的数据,《报告》从媒介融合扬长补短多端发力、不同媒体科学传播优势尽显和科学传播内容形式呈现变化等三个方面对2020年我国科学传播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从这三个方面我们得出了26个观点性的结论,专家的分析成为《报告》的一大看点。”

《报告》在充分肯定我国科学传播水平的同时,也指出了问题和不足。《报告》认为,当前我国的科学传播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层面尚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如科技报纸版面压缩,阅读场景锐减,出版周期相对延长,信息发布相对滞后;科普期刊仍以传统模式为主,学生市场扎堆,成人市场偏冷;科普图书创作手法较为单一,引进图书居多,优秀原创作品较少;科技人员参与科学节目热情不足,影视作品科学性尚需提升,网络科学传播审核把关不严,科学传播理论研究滞后以及科学传播水平亟待提高等等。

“从这一点来看,《报告》对提升我国科学传播水平将发挥积极且重要的作用。”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理事会理事长郭传杰表示,编撰团队未来要做的是进一步提高《报告》的权威性,团队也应该实现平台化运行,让更多的专业人士加入进来,同时还应该考虑《报告》的持续性和经费的保障等问题。

邱成利表示,作为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重点支持的专项研究报告,《中国科学传播报告》今后将每年编撰出版,对中国科学传播工作进行客观评价,对未来的中国科学传播工作走向和趋势进行科学预测,并提出促进和服务中国科学传播事业建设的建议。(科普时报记者陈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