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诗词的文化免“疫”力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国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更是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高地。我们的青年大学生都曾伴着“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朗朗书声茁壮成长。

\n\n

本是“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庚子新春,新冠病毒肆虐,湖北武汉告急,并有向全国蔓延之势,各级政府集聚力量、硬核战“疫”,中华儿女万众一心、同舟共济,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和报道。

\n\n\n\n

在钟南山院士的故事中,我们读到毛主席诗句“谁敢横刀立马”的英勇气势;在无数一线医护人员的故事中,我们读到“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胸怀担当;在人民群众的文艺作品中,我们读到“借问瘟神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的热切期盼……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我们同时感受到诗词之美,感受到经典文化的动人力量。

\n\n

新冠肺炎疫情,暂时阻隔了同学们返校学习的计划,却也创造了更多静心宅家学习的机会,愿同学们在专业学习之余,能经常重温经典、常学常新、丰盈内心、坚定自信。

\n\n

一、学习古诗词,汲取成长力量

\n\n

都说“读史书使人明智,读诗书使人灵秀。”我认为,我们的学生学习古诗词至少应该从中学习古人自信、勤奋、乐观的优秀品质,助力自己的成长。

\n\n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2018年央视《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一名叫梁俊的乡村教师用一首小诗《苔》告诉一群山里的孩子:“即使我们拥有的不是最多,但依然可以像牡丹花一样绽放,我们不要小看了自己!”在每一个孩子心里播下希望和自信的种子,也感动了亿万中国人的心!大文豪苏东坡有诗云:“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意寓即使生活多么简朴贫苦,饱读诗书、胸有学问,那么你的气质自然能光彩夺人、卓尔不凡。

\n\n

古人为学“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陶渊明也有诗云:“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仰天长啸,悲情慨叹:“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多少古人都在用毕生经历和求学心得“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告诫后辈“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n\n

成长路上难免许多烦恼,为学业、为交友、为理想、为挫折等,五味杂陈、心情堵塞。这些时候,我们不妨读读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读读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更有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和他的《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东坡居士一生跌宕起伏、历经风雨沧桑、无数经典传世,却在两首词中写尽了人生的豁达与乐观,成为后人顶礼学习和膜拜的偶像。

\n\n

二、学习古诗词,激发爱国情怀

\n\n

爱国,是每个公民必须拥有的道德情操,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优秀传统,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主要的内涵。古往今来,有多少仁人志士为家国盛衰、民族复兴做出无尽努力、付出巨大牺牲,殚精竭虑、身先士卒、鞠躬尽瘁,甚至粉骨碎身!

\n\n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爱国诗人陆游,“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南宋名将文天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宋代名相范仲淹等等,其人其诗,把古代文人的爱国情怀抒发得淋漓尽致!

\n\n\n\n

眼下,一场病毒疫情让全国各族人民、全世界中国人空前团结凝聚在一起:把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摆在第一位的各级政府,与时间赛跑、投身克难攻坚的医疗科研工作者,与病毒生死较量、“顶风逆行”的最美医护人员,冲锋在前、身先士卒的共产党员,自觉守矩、护卫家园的广大民众,离得再远也放不下家国情怀的海内外华人侨胞……“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无数颗赤诚的中国心构筑起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坚强后盾和精神长城。

\n\n

三、学习古诗词,培育奋斗精神

\n\n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n\n

新时代呼唤理想坚定的青年一代,更呼唤为理想信念不懈奋斗的青年一代。苏轼有云:“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刘禹锡诗曰:“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国学大师王国维认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第一,“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些精辟的诗句,无不生动揭示了古今立大志、成大事的深刻哲理和必然规律,也启迪着一代又一代的求学者、奋斗者。

\n\n

百家讲坛《平“语”近人》第十一集,习近平总书记用“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等诗词典籍,激励我们树崇高理想信念,抱满腔家国情怀,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n\n\n\n

“爱国”“励志”“求真”“力行”,是习总书记在2018年五四青年节前夕对青年学生提出的八字要求,勉励广大青年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求真学问、练真本领,知行合一、做实干家。相信,在博大精深、浩如烟海的中华优秀古诗词学习中,同学们一定能加深对其的理解,领悟真意、汲取精髓、坚定信念、升华自我!同时,也让我们在这样的学习中一起展望打赢战“疫”、“守得云开见日出”“万紫千红总是春”的胜利时刻!

\n\n

(作者:杨丽君,温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党委副书记。)

\n\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