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土特产”文章 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访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有关负责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要效益,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近年来,各地高度重视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积极整合资源力量,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特、一县一业”,把不少小特产、“土特产”培育成了大产业,成为当地农民的支柱产业。日前,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地域辽阔,地貌类型丰富,气候复杂多样,孕育了大量的农作物、动物和微生物。农耕文明传承千年,多民族交融发展,产生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特色资源为我国特色产业发展、农特产品生产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丰富的价值内涵。“土特产”是指来源于特定区域、已有一定知名度的农特产品或加工产品,主要包括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食品、特色手工等产品。

如何区别特色产业与“土特产”?该负责人表示,一般认为,农特产品及加工产品是特色产业发展的主要产物,“土特产”是农特产品及加工产品中已经形成品牌的产品。

做好“土特产”文章有利于推动建设农业强国。我国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保障粮食、重要农产品和“菜篮子”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土特产”是“菜篮子”产品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重要补充。做好“土特产”文章,支持各地搭建产业发展平台,把当地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可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丰富多样的食物消费需求,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必然选择。

做好“土特产”文章有利于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土特产”生产开发活动多在农村完成,农民既是生产主体,也是获益主体。做好“土特产”文章,可以引导农民在家门口就业,通过订单生产、入股分红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民经营收入,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依托闲置房屋发展农村电商、民宿等新产业新业态,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做好“土特产”文章有利于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土特产”文章,可以发挥市场、品牌优势,吸引更多经营主体、科技人才、社会资本等资源向乡村聚集,开发相关产品和相关产业,完善仓储、物流等配套设施和餐饮、住宿等乡村服务体系,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协同发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和乡村全面发展。

在我国不少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取得快速发展,有力支撑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仍有部分地区特色产业刚刚起步,产品同质化,科技含量不高,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不够。该负责人坦言,当前,做精做优“土特产”文章面临四个主要问题:一是特色资源挖掘不够。二是科技创新不够。三是产业链延伸不足。四是带农增收作用未充分发挥。

如何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做好“土特产”文章,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是乡村产业发展工作的一道“必答题”。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按照部党组整体部署,继续强化规划引导和产业指导,实施乡村产业提升行动,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发布“土特产”目录,引导农民发展多种经营,拓宽增收致富渠道。建立“土特产”监测调查制度,进一步摸清底数,及时掌握产业发展成效。加大财政投入,梯次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制修订工作,逐步完善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等五大特色产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强化科技支撑,推动国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覆盖更多的特色产品,联合中国农科院等科研单位,强化技术研发和示范推广。完善金融服务,推动地方建立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基金,拓宽特色产业融资渠道。(记者王壹)

原标题:做好“土特产”文章 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访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有关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