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首次细致研究北线“长城” 或为控制人口迁徙而建

很多人认为一道更古老的中国长城是为了抵御成吉思汗麾下的蒙古军队而设计建造的。但是据《新科学家》报道,首个对这些古老城墙进行的研究表明,它建成时,成吉思汗还未出生。

中国的万里长城实际上是许多段城墙的集合。如今深受各国游客喜爱的长城,其历史可追溯到明朝(1368年—1644年),其建造目的确实是为了保护当时的王朝免受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

然而,在此前,遥远的北方还有一座城墙悄然建立。这条北线城墙大致由西向东穿过蒙古国东北部,进入俄罗斯,然后在中国东北部的内蒙古自治区结束。

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Gideon Shelach-Lavi说:“有旅人在文献中提及看到过这座城墙。但它从未成为研究焦点。”

为了解更多情况,Shelach-Lavi和同事使用卫星图像和无人机对整个北线城墙进行了测量。他们还徒步探索了其中一些区域并进行了挖掘。

与用石砖砌成的明城墙不同,北线城墙是用土经过压制堆筑而成的。“人们将土一层层夯实累积起来,最后变得分外坚固。”Shelach-Lavi说。许多古老的中国城墙都是如此建造的。

北线城墙遗迹约有1米高(最初可能有2米高)。其北边有一条约2米深的沟壑,Shelach-Lavi猜测这条沟可能是采集筑墙的土壤而挖出来的。但城墙上没有塔楼和防御工事。“这座城墙并不是一道难以攻克的障碍。”Shelach-Lavi说。

根据放射性碳年代测定,研究小组认为北线城墙建于公元1000年至1100年之间,这意味着其建成早于成吉思汗的出生时间(约1162年)。“这表明这段城墙的建设与成吉思汗和抵御他的军队无关。”Shelach-Lavi分析道。

相反,它可能有利于当时的中国统治者掌握这些游牧民族的活动情况。

这些游牧民族有时会遭受被称为“杜兹”的极端冬季,当时一些人选择向南迁徙。Shelach-Lavi说,这座城墙在当时可能用于控制入境人数,或者在入境时征税。研究人员日前在《古物》上报告了这一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