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独特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优势,使甘肃真正走出一条独特的文化建设道路来,是每一位生于斯长于斯的人都应该认真思考和努力实践的。其实,众所周知,在甘肃大地上,汉代张骞“凿空”,打通“西域”,“走”出了一条“丝绸之路”。而在这条“丝绸之路”上,大唐盛世的诗人们,东往西来,或征戍,或驻守,或任职,或游历,又“踏”出了一条“陇右唐诗之路”。这条诗路有着独特的文化意蕴和精神价值,非常值得大力发掘和大力弘扬。
这条“唐诗之路”,是一条志士报国之路;是一条对外开放之路;是一条民族友好之路;是一条山河壮美之路。这一切都是“陇右唐诗之路”的“唯一”,其他地域无法复制。只有在这条诗路上,诗人们歌唱了“也知塞垣苦,岂为妻子谋”的报国壮志;歌唱了“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的建功豪情;歌唱了“黄沙地里人种田”的太守能政;歌唱了“国使翩翩随旆旌”大唐气度;歌唱了“羌儿胡雏齐唱歌”的民族友好。也就是在这条诗路上,诗人们描绘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壮阔画面,谱写了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生气弥漫的“盛唐气象”。更为独特的是,这条“诗路”与“丝路”的互涵同构、“相依为命”,使这条诗路的文化内涵更加深厚、精神价值更为巨大,“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的瀚海驼铃,世代传响。这一切不仅是绽放在当今甘肃大地的艺术奇葩,也是陇原儿女最为珍贵的精神财富。
“诗是诗人心灵的反映”“表达热烈的主张、激昂的情绪”。唐诗的魅力,早在公元686年,曾面对张掖丹霞地貌惊叹不已的陈子昂就作了精辟的描述:“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如洪钟般震响、似石磬般悠扬的唐诗魅力,一直映照在这条长长的诗路上。“蓬勃的朝气,青春的旋律,这正是盛唐之音的实质。”“无所畏惧无所顾忌地引进和吸取,无所束缚无所留恋地创造和革新”,这正是“盛唐之音”的社会氛围和思想基础。正是高适、岑参、王维等一批“翩翩度陇头”的诗人,用自己的行动真切地阐释了这一社会风尚,用大气磅礴的边塞诗篇揭示了这一思想基础,唱响了时代的最强音。
唐诗不是象牙塔,是家喻户晓的,是大众的,是人民的。如今的百姓,有谁不能背诵几首唐诗呢?陇右大地上的唐诗,更应该成为甘肃人民的“最爱”。让大家跟着唐诗,去领略山川壮美、地理灵奇;让人们跟着唐诗,去寻找陇山的鹦鹉、秦州的丛篁、临洮的“青木香丛”、金城的园中麝香、武威的梨花、胡桐、酒泉道上的连天白草,以及敦煌渥洼池的天马、凉州花门的酒家翁,还有那酒泉太守的锦筵、剑舞,玉门关将军的暖屋、清歌,红地炉、花氍毹、金叵罗、桃花叱拨、胡腾舞、西凉伎,胡姬醉舞、玉瓶腊酒,这一切不仅仅是唐诗中的一种物产、一个意象,更是唐代诗人用心灵为后世留下的家园记忆、精神遗存。以诗人的敏锐、诗歌的意气,感激奋发,敦行教化,鼓舞斗志,凝聚力量,把最美的“唐诗”重新谱写在甘肃大地上。
“陇右唐诗之路”是陇右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的“无缝对接”,是陇右地域文化的诗意表达。“唐诗之路”又以诗意感性形象与绿洲丝绸之路相映生辉,凝聚了中华文化最为辉煌时期感人奋发的精神力量,发掘、弘扬这些精神价值,让每一首诗在这条大道上跳动起来,“腾飞”起来,成为鼓舞“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动力,是每一位学者、诗人应尽的义务。“唤醒敦煌的诗心”令人感动,启人深思。我们应该唤醒这条长长的丝绸之路上的诗心诗性,唤醒甘肃人民心中的“远方”。打造“陇右唐诗之路”,带动全省文化旅游,讲述甘肃好故事,唱响甘肃时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