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上海基本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形成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的最后一年,更是全面推进三项新的重大任务的关键一年。审议《关于上海市2019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0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时,不少代表都留意到:2019年,上海财政资金围绕全面提升“五个中心”功能,聚焦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财政预算则围绕全力实施“三大任务、一大平台”国家战略,聚焦支持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确保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更加有效的财税政策支持和综合财力保障。
去年,共有70家科创企业正式上市,其中上海13家,企业数量居全国各省区市之首,上市企业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出台实施了“浦江之光”行动,建立科创培育储备资源库,支持培育更多本地科创企业上市。
记者从预算草案注意到,正是结合“浦江之光”行动,上海从2019年1月1日起的两年内,对纳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的科技型企业,给予20万至200万元不等的一次性技术创新培育资金支持。
此外,上海还将科技创新券使用范围从测试检测、技术研发扩大到战略规划、技术转移、人才培养等方面,并将每家企业每年可申请的最高额度从10万元提高到30万元;新增安排本市天使引导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10亿元,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民营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的支持力度;将“上海市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的总量扩大至100亿元,制定实施“科创企业专项融资担保实施方案”,进一步向有优势、有潜力的科创企业聚焦发力,去年完成担保贷款219.8亿元,初步建立起国家、市、区三级融资担保协同推进机制。
今年,上海将立足加快打造服务科技创新策源和高端产业引领的科创企业投融资平台,结合深化实施“浦江之光”行动,继续安排财政资金10亿元,扩大天使引导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模,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运用科技创新券、股权投资、政府首购等新型财政政策工具,引导创业资本与创新资源有机结合,针对不同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需求,选择使用不同政策工具,找准发力点,打好“组合拳”,支持和鼓励更多科创企业上市,催生形成更多能参与国内国际标准制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创企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