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否卦第十二

﹝否﹞[1],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2],大往小来[3]

\n\n

《彖》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

\n\n

注释:

\n\n

[1]否:卦名。《否》卦由坤下乾上组成。否,封闭隔绝,否塞不通。《否》卦是《泰》卦的反对卦,由《泰》卦发展而来。 [2]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在否塞之时,人道无法畅行,对于守持人间正道的君子极为不利。 [3]大往小来:大,指乾阳。小,指坤阴。往,向外。来,向内。乾之三爻居上而向外,坤之三爻居下而向内,上下背道而驰,两不相交。

\n\n

点评:

\n\n

表面上看来,天本在上,地本在下,两两相对,《否》卦的这种卦爻结构反映了宇宙的本然状态,并不是毫无道理。但是,这只是反映了现象层面的外观,而没有反映实质性的内涵,只反映了阴阳之间的对待,而没有反映阴阳之间的流行。因为天与地虽然在外观上看来是尊卑高下,界限分明,其实质性的内涵则是“天地之大德曰生”,二者密切结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双向互动,交通往来,阳与阴合,阴与阳合,缊化育,生生不已,表现为一个大化流行的动态的过程。如果像《否》卦那样,片面地凸显天尊地卑的秩序定位,使之僵化凝固,各自独立,结果就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整个宇宙就会变得死气沉沉,丧失了生机活力,停止了大化流行。

\n\n

就人类社会而言,为了秩序的需要,必须分阴分阳,建立君臣上下之间的等级从属的关系,有君必有臣,有上必有下,两两相对,在现象层面也就自然形成了君尊臣卑、上贵下贱的秩序定位。但是,这种等级秩序并不是封闭隔绝,矛盾对立,而必须双向互动,交通往来,才能组建成为一个“上下交而其志同”的和谐整体。因而社会的实质性的内涵不在阴阳之分而在阴阳之合。只有在君臣上下之间建立一种相互沟通的协调机制,促使交往行动得以顺利进行,整个社会才能焕发出生机活力,正常地运转。从这个角度看,《否》卦的结构只有阴阳之分的对待而没有阴阳之合的流行,在君臣上下之间只有单向度的控制而没有双向互动的协调,结果就使得整个社会离心离德,造成了“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的乱世。这种乱世的局面,总体上呈现为一种“小人道长,君子道消”的特征。因为《否》卦的结构,“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象征阴柔小人盘踞于内廷,掌握了权势,阳刚君子被排斥在外,正道无法履行。由于人类社会的历史受阴阳消长之理的支配,遵循物极必反的规律,有治必有乱,有乱必有治,泰极则否来,否极则泰来,《否》卦的这种乱世的局面并不是不可以转化的。因此,小人得势,邪气上升,尽管这种乱世的局面是人们必须面对的现实,但对于守持正道的君子来说,仍然要对历史的未来抱有乐观的信念。在不利的处境下,审时度势,正确地处理出处进退之道,做到居不失其正,动不失其应,致力于形势转化的工作。这就是《否》卦的卦义所探讨的主题。

\n\n

《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n\n

点评:

\n\n

天地不交是《否》卦的象征,君子观此卦象,推天道以明人事,认识到生活在这种否塞不通的乱世,应该收敛其德,不形于外,以避小人之难,不可受荣华禄位的诱惑,丧失自己的节操。这种“俭德辟难”并不是脱离社会,去做不问世事的隐士,而是适应“小人道长,君子道消”的乱世的局面,审慎选择的一种合理的生活方式。在这个小人得志的乱世,唯有不失正道,坚持理想,才能拨乱反正,促进形势的转化。只是由于时运不济,受到小人的排斥打击,难以有所作为,履行正道,这就应该审时度势,选择“俭德辟难”的生活方式,立足于人格的操守,“修身见于世”。

\n\n

初六,拔茅茹,以其汇[1]。贞吉[2],亨。

\n\n

《象》曰:拔茅贞吉,志在君也。

\n\n

注释:

\n\n

[1]拔茅茹,以其汇:拔茅草时,同根相连的茅草连带拔起。茅,茅草。茹,相连的草根。汇,同类。 [2]贞吉:安贞守正,吉祥。

\n\n

点评:

\n\n

《否》卦的总体形势是小人道长,阴类的势力处于上升的势头。初六为内卦坤阴之初爻,当否之时,带动六二、六三连类而进,如同拔茅草时同根相连的茅草连带拔起,故有“拔茅茹,以其汇”之象,与《泰》卦初九的爻象完全相同。但是《泰》卦初九的爻象是象征君子道长,正气上升,《否》卦初六则是象征小人道长,邪气上升,就其所表示的总揽全局的客观形势而言,恰恰相反。因此,作为怀有志在于君的理想以康济天下的君子,必须根据不同的客观形势来合理地选择自己的主体行为。如果处于《泰》卦的那种有利的形势,就应该积极有为,奋发精进,以推动君子道长势头进一步发展;相反,如果处于《否》卦的这种不利的形势,就应该安贞守正,静以待时,切切不可趋时媚俗,同流合污,去助长小人之道的恶性膨胀。

\n\n

六二,包承,小人吉[1];大人否,亨。

\n\n

《象》曰:“大人否,亨”,不乱群也[2]

\n\n

注释:

\n\n

[1]包承:包容顺承,小人获吉。 [2]“大人否,亨”,不乱群也:大人不这样做,亨通,不能乱了君子和小人群党之间的界限。大人,指九五之君。否,否定。

\n\n

点评:

\n\n

就一般情况而言,六二之臣与九五之君结成阴阳相应的关系,象征君臣同心,协调并济,应该是吉利亨通。但在《否》卦的这种特殊情况下,小人道长,君子道消,象征六二代表小人的势力,以谄媚逢迎之态顺承九五,力图争取九五对自己的包容。如果九五被六二的顺承所蛊惑,包容了六二,那就是小人得利了。“‘大人否,亨’,不乱群也”,这是说,为了拨乱反正,促使形势朝着亨通的方向转化,九五必须拒绝对六二包承,严格划清君子与小人的界限。

\n\n

六三,包羞[1]

\n\n

《象》曰:“包羞”,位不当也。

\n\n

注释:

\n\n

[1]包羞:力争包容,却自取羞辱。

\n\n

点评:

\n\n

六三之位,不中不正,代表阴柔小人的势力,虽竭力争取上九阳刚的包容,但遭到上九的拒绝,结果是自取羞辱。

\n\n

九四,有命无咎[1],畴离祉[2]

\n\n

《象》曰:“有命无咎”,志行也。

\n\n

注释:

\n\n

[1]命:既指天命,也指君命。 [2]畴:俦类。离:附丽。祉:福祉。

\n\n

点评:

\n\n

上卦乾之三阳,俦类相同,依附团结,连类而进,可获福祉。《否》卦发展到九四,进入以阳刚为主导的乾体,象征小人道长的势头业已终结,君子道长的势头即将开始,符合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的天命规律,故称之为“有命”。从人事的操作层面看,九四为近君的大臣,以阳刚之质而居柔位,刚而能柔,面临着由否而泰的转折关头,既有雄强健动积极进取的才智,又能接受君主的委任信托,顺以听命,辅佐君主完成拨乱反正的大业。这就起到了一种带动的作用,把三阳的势力团结起来,同心同德,实现振兴局面的共同的志愿。所以说,“‘有命无咎’,志行也”。

\n\n

九五,休否[1],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2]

\n\n

《象》曰:大人之吉,位正当也。

\n\n

注释:

\n\n

[1]休否:即休止否道,使小人道长的形势得到根本的扭转。 [2]其亡其亡,系于苞桑:将要灭亡、将要灭亡,要像系着于牢固的桑树根丛那样。

\n\n

点评:

\n\n

实际上,《否》卦发展到九四,就已经启动了休否的过程了,但是只有发展到九五,才能最后完成。这是因为,九五以阳刚中正之德而居于至尊的君位,总揽全局,掌握了最高的权力,对于扭转形势能够发挥决定性的作用,而九四则是居于大臣之位,虽然德才兼备,只能在君主的倡导下发挥辅助参赞的作用,做到“有命无咎”,为休否的过程准备必要的条件。因此,为了担当休否的重任,必须位与德二者集于一人之身,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可以休否;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可以休否,所以《小象》强调指出:“大人之吉,位正当也。”虽然《否》卦发展到九五阶段,已经扭转了形势,休止了否道,但是仍有许多遗留的问题,局面并不稳定。应该戒慎恐惧,居安思危,反复告诫自己,“其亡其亡,系于苞桑”。只有怀着忧患意识,念念不忘将会陷入危亡,才能像系着于牢固的桑树根丛那样,保持国家的长治久安。

\n\n

上九,倾否[1],先否后喜[2]

\n\n

《象》曰:否终则倾,何可长也。

\n\n

注释:

\n\n

[1]倾否:倾覆否闭的局势。 [2]先否后喜:起先否闭不通,最终通泰而喜。

\n\n

点评:

\n\n

《泰》卦上六以“城复于隍”为象,城墙崩塌倾覆于城壕之中,象征泰极则倾,转入否道。《否》卦上九居于穷极之地,遵循物极必反的规律,“否终则倾”,由否塞转而为泰通。事物的发展不到穷极之地不会有根本的转变,所以无论是泰极否来还是否极泰来,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发展到上爻才最终完成。

\n\n

就《否》卦而言,下卦坤之三阴连类而进,象征小人道长处于旺盛的势头,这是“先否”。发展到上卦,乾之三阳共同抑制了小人之势,转而为君子道长,九四开始启动,九五休止了否道,上九使否道彻底倾覆,这就是“后喜”了。

\n\n


\n

作者:余敦康(解读)

\n\n

出处:《周易》,袁行霈主编“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丛书(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年版)

\n\n

授权方: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n\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