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诗》云[1]:‘迨天之未阴雨[2],彻彼桑土[3],绸缪牖户[4]。今此下民[5],或敢侮予[6]?’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7]!能治其国家,谁敢侮之?’今国家闲暇,及是时般乐怠敖[8],是自求祸也。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诗》云[9]:‘永言配命[10],自求多福[11]。’《太甲》曰[12]:‘天作孽,犹可违[13];自作孽,不可活[14]。’此之谓也。”
\n\n
注释:
\n\n
[1]《诗》云:以下五句出自《诗·豳风·鸱鸮》。 [2]迨(dài):趁着。 [3]彻:剥取。桑土(dù):指桑树根的皮。土:通“杜”。根。《诗》省“皮”字。 [4]绸缪:紧密缠缚。 [5]此:《诗》原文作“女”。 [6]以上五句意为,趁着天晴没阴雨,剥些桑树根上皮,补好窗子和门户。从今你们下面人,有谁还敢来欺辱? [7]以上两句意为,写这首诗的人,大概是懂得道啊!其:大概。 [8]般(pán)乐:大肆作乐。赵岐注:“般,大也。”怠敖:亦作“怠慠”“怠骜”。怠慢骄傲。 [9]《诗》云:以下两句出自《诗·大雅·文王》。 [10]永:长久。言:念。配命:配合天命。 [11]以上两句意为,永远想着配合天命,自己求来多福。朱熹《集注》:“永,长也。言,犹念也。配,合也。命,天命也。” [12]《太甲》:《尚书》中的一篇,已失传。现在《尚书》中的《太甲》,系晋人伪作。 [13]违:避开。 [14]以上四句意为,上天降灾,还可以躲;自己作孽,就无处逃。活:《尚书》原文作“逭(huàn)”。逃避。
\n\n
原边注:
\n\n
仁与不仁,在己不在人。
\n\n
点评:
\n\n
本章讨论仁政。认为行仁政可以带来荣耀,不行仁政则会带来耻辱。荣耀和耻辱都是自取的,由己不由天。至于如何实行仁政,孟子主要谈到尊德贵士,选贤与能,及时修明政教刑法,而勿放纵骄奢。
\n\n
\n
作者:梁涛(解读)
\n\n
出处:《孟子》,袁行霈主编“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丛书(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年版)
\n\n
授权方: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n\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