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论文“SCI至上”关键是消除政绩思维

许多科研机构和高校重视SCI论文数量,主要是因为管理者靠这一指标,可以简单地将学术研究考评工作拿捏、控制在自己手中。大量机构推行论文“SCI至上”,是出于政绩而非科研的需要。

近日,教育部、科技部印发《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对破除论文“SCI至上”提出明确要求。《意见》指出,规范各类评价工作中SCI论文相关指标的使用,鼓励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探索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2月23日人民日报客户端)

所谓SCI论文,是被SCI(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期刊所刊登的论文。SCI对全球的自然科学刊物进行考察,凡影响因子大于某一临界值的刊物,皆可以进入SCI系统。SCI的本质是文献索引系统,引用数可以反映出是论文受关注情况。随着经济全球化,科学研究也日益全球化,SCI论文是进行国际科学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使国际同行了解我们的主要渠道。近些年,中国高校和科研机构重视SCI论文,应该说,有一定的合理性。

然而,凡事过犹不及。正如教育部、科技部文件所指出的,当前科研评价中存在SCI论文相关指标片面、过度、扭曲使用等现象。比如在论文的学术评价中,以SCI论文相关指标代替专业判断。不少机构把SCI论文相关指标作为职称(职务)评聘的直接依据,以及作为人员聘用的前置条件,很多高校对院系和个人设置SCI论文指标要求。对这样的倾向和做法,不少有识之士提出了强烈的批评。如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大道就指出,学者们被SCI论文“绑架”,科技人才价值观被扭曲,许多论文脱离实际需求,科技人员为论文和课题疲于奔命,巨额投入却带来低产出。社会各界对破除论文“SCI至上”、优化学术生态的呼声,也一直十分强烈。

为什么会出现论文“SCI至上”现象?有学者指出,如今论文,特别是SCI论文,在中国已被权力化了。许多科研机构和高校重视SCI论文数量,为研究人员甚至研究生规定数量,不只是因为SCI是个有影响的国际标准,而更主要是因为管理者靠这一指标,可以简单地将学术研究考评工作拿捏、控制在自己手中。大量机构推行论文“SCI至上”,是出于政绩而非科研的需要。

关注媒体报道者可以看到,近年来经常有“研究生1年发表12篇SCI论文”“本科团队发表SCI论文近百篇”之类的新闻。一些学校对在高等级SCI刊物发表的论文给与重奖,高的一篇可达数十万元。但我们也能看出,所有这些宣传和激励,看的主要都是论文的数量。而据统计,目前中国发表的学术论文总数已跃居世界第一。但每年那么多的论文包括SCI论文,有真正价值的究竟有多少?钟南山院士就直言不讳表示,“一个专利比一篇论文值钱得多”。

10年前,科技日报就撰文指出,“唯SCI论文数量”评价体系操作简单,无须动脑筋,最方便“外行领导内行”的行政化领导。现在,教育部、科技部印发文件,对破除论文“SCI至上”提出明确要求,无疑是一个好的导向。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扭转科研机构管理者的政绩思维,改变学术行政化主导下的考评体制,还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