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与鲁鬨[1]。穆公问曰[2]:“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3],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4],如之何则可也?”
\n\n
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5],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6],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7]。曾子曰[8]:‘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9]。’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10]。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11],死其长矣。”
\n\n
注释:
\n\n
[1]邹:古国名,其地在今山东邹城附近,为孟子的母国。鬨(hòng):争斗。 [2]穆公:指邹穆公。 [3]有司:官吏。 [4]以上两句意为,不杀这些百姓吧,又恨他们眼睁睁地看着长官被打死而不去相救。疾:憎恨。 [5]转:弃尸。 [6]几:将近;几乎。 [7]此句意为,这是官员怠慢渎职而残害老百姓啊。上:指在上位者。慢:怠慢。 [8]曾子:孔子弟子曾参,字子舆。 [9]以上三句意为,警惕啊,警惕啊!从你身上出去的,还会回到你身上。 [10]尤:动词。责备;归罪。 [11]斯:则。
\n\n
原边注:
\n\n
朱熹:“君行仁政,则有司皆爱其民,而民亦爱之矣。”(《集注》)
\n\n
点评:
\n\n
本章论仁政,是孟子早期活动的记载。孟子是邹人,其游说诸侯当是从邹穆公开始的。周广业《孟子四考》说:“孟子之仕,自邹始也。时方隐居乐道,……会与鲁鬨,有司多死者,公问如何而可?孟子以仁政勉之。”据本章,邹国与鲁国发生争斗,邹国的长官被打死三十多人,而邹国的百姓却在一旁见死不救。邹穆公便向孟子请教,该如何处置这些人。站在今天的角度,孟子实际是遇到了“人民为何不爱国”的问题。孟子认为不能以官吏甚至君主代表国家,国家的主体是民众,而非君主、官吏,后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14.14),即是对此问题的进一步思考。百姓的冷漠,责任在官吏。邹国的官吏平时缺乏仁爱之心,对百姓的死活不闻不问,现在算是得到了报应。解决民众的“爱国”问题要靠“行仁政”,执政者只有执政为民,造福于民,才能得到民众的支持和拥护。孟子这里虽提到仁政,但对如何实行仁政却没有说明,其思想还在形成之中。
\n\n
关于本章的时间,一般认为是孟子四十岁左右。如谭贞默《孟子编年略》说:“孟子四十以前,讲学设教;六十以后,归老著书。其传食诸侯当在四十以外。”
\n\n
\n
作者:梁涛(解读)
\n\n
出处:《孟子》,袁行霈主编“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丛书(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年版)
\n\n
授权方: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n\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