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见齐宣王,曰:“所谓故国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1]。王无亲臣矣,昔者所进,今日不知其亡也[2]。”
\n\n
王曰:“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3]?”
\n\n
曰:“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4]?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
\n\n
注释:
\n\n
[1]以上三句意为:所谓历史悠久的国家,不是说国中要有高大的树木,而是说要有世代建立功勋的大臣。 [2]以上三句意为,大王现在没有亲信的臣子,过去任用的人,都不知哪里去了。进:进用。 [3]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我怎样才能识别无能之人而不任用他们呢? [4]以上五句意为,国君进用贤才,如果不得已,将会使卑者超越尊者,疏者超越亲者,能不慎重吗?
\n\n
原边注:
\n\n
民意为上。
\n\n
点评:
\n\n
本章论述选用贤才和罢免不才,强调了民众意见的重要性。本章的观点,应是受到孔子“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论语·卫灵公》)的影响,但孟子突出了民的地位,强调民意在决策中的重要性,将其作为官吏任免的重要依据,是对民本思想的一个重要发展。
\n\n
本章提到“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并不意味着孟子反对尚贤。相反,《孟子》一书中多次谈到尚贤,主张“尊贤使能,俊杰在位”(3.5),要求“立贤无方”(8.20)。孟子这样讲,可能是因为“卑逾尊,疏逾戚”在当时还是一件大事,故要求执政者谨慎处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矛盾。
\n\n
\n
作者:梁涛(解读)
\n\n
出处:《孟子》,袁行霈主编“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丛书(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年版)
\n\n
授权方: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n\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