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级湾区产业发展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启示(下篇)

改革开放40年来,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逐渐成长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旺盛的区域之一。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找准与世界级湾区的发展差距,不断汲取世界级湾区的发展经验,在发展质量、产业协调与影响力等方面更好地规划和调整大湾区的发展路径。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与世界级湾区仍存在一定差距,未来需要在政策环境体制、市场融合和资源配置机制、产业分工和空间匹配、教育科研事业发展、创新走廊作用的发挥,以及基础设施和生态人文环境等方面着力提升湾区的发展品质。

1.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优势

1.1 粤港澳大湾区具有成为世界级湾区的总量规模

粤港澳大湾区是一个规模庞大,充满活力,竞争力不断提升的“新兴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面积广阔、人口众多,包含广东省九个城市(以下称“珠三角九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区域土地面积5.61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7000万,远远领先于其他湾区——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显示,珠三角在规模和人口上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城市连绵区;

经济总量上具备世界级湾区的规模,2018年生产总值为1.6万亿美元,超过旧金山湾区,尽管与东京湾区和纽约湾区存在一定差距,但基本可以比肩;

人流、物流远远领先于其他湾区,尤其在机场货物吞吐量和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方面甚至超过了其他三个湾区的总和。

然而,在人均生产总值方面,粤港澳大湾区人均 GDP 在2018年达到了23075美元,与世界级湾区还存在非常大的差距:东京湾区的人均 GDP 约为粤港澳大湾区的2倍,纽约湾区接近粤港澳大湾区的3.8倍,旧金山湾区为粤港澳大湾区的 4.8 倍。

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经济增速方面,粤港澳大湾区与旧金山湾区基本持平,领先于纽约湾区和东京湾区,是世界最具活力与潜力的湾区之一。

1.2 香港、澳门与珠三角9市间产业互补水平高,合作潜力大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分工水平相对较好,具有巨大的产业合作空间和潜力。

分别对粤港澳大湾区和世界三大湾区的产业结构差异度进行计算,结果发现粤港澳大湾区的平均产业差异度系数为 0.27,东京湾区为 0.19,旧金山湾区为 0.20,纽约湾区为 0.17。从产业大类来看,粤港澳大湾区的差 异化水平高于其他 3 个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互补关系占比与产业同构关系占比呈现“双高”的特征。

将产业结构差异度指数 0.1和 0.3作为划分界限,将城市间的产业结构差异度水平小于0.1的城市间产业关系划分为“产业同构”,将产业结构差异度水平高于0.3的城市间关系界定为“产业互补”。

对比世界级湾区产业结构差异度数据发现,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互补关系占比最高,产业同构关系占比也处于最高水平。这说明粤港澳大湾区既存在较强的产业分工,又存在较为严重的产业同构现象。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布局调整的任务较重,但是其产业合作前景更大。

各市间的产业结构差异度指数表明,香港、澳门与珠三角九市的绝大多数城市产业互补能力较高:香港以金融服务、旅游、贸易、物流、专业服务为主要产业,澳门的主要产业以博彩旅游、建筑地产、金融服务为主,而珠三角九市形成了特色较为鲜明的以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

珠三角九市之间,除了广州和佛山之间形成了较强的产业互补关系外,珠海、江门、中山、东莞 等四个城市之间产业同构关系严重,中山、东莞、惠州相互之间产业同构水平同样较高。可以说,粤港澳大湾区目前主要形成了以香港、澳门和珠三角九市之间的产业互补关系,而珠江三角洲两岸制造业带的分工合作关系需要进一步统筹协调。

与其他世界级湾区的产业分工合作水平相比,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分割格局严重,但是,一旦形成更高水平的产业合作关系,将会释放出更大的经济增长潜力。

2.粤港澳大湾区与三大湾区的差距

2.1 粤港澳大湾区具有明显的工业化和区域化特征,高端服务业与世界级湾区存在差距

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发达,第三产业比重为四大湾区最低,高端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粤港澳大湾区也被誉为“世界制造业基地”,相比其他湾区,其工业 GDP 占比达到了29.0%。东京湾区和旧金山湾区都具备较为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例如,旧金山的机械制造、船舶制造、电子工业都比较发达,为科技创新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相比之下,纽约湾区工业占比较低,仅为5.4%。

在服务业发展方面,粤港澳大湾区第三产业比重为 66.7%,为四大湾区最低。值得注意的是,粤港澳大湾区“其他”产业的占比最低。

由于数据的限制,本文无法全面地展现其他细分产业结构。这一部分包括教育、医疗、科技信息产业、专业技术服务、文化娱乐等高端服务业,而在这些方面,粤港澳大湾区与其他世界级湾区的差距十分明显。例如,纽约湾区的就业结构中,医疗、社会服务、教育、专业科技服务和信息产业占到了总体就业的近 40%,未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高级化程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产业结构的差异反映了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模式的差异性。

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依次通过产业转移和产业机构升级,已经走完了以制造业为主要增长动力的工业发展阶段,产业结构日趋成熟。

它们的经济发展以房地产业、金融服务业、高科技产业和批发零售等产业为主要驱动力。粤港澳大湾区最主要的产业为工业和进出口贸易;其中,内地以工业为首要产业,香港以进出口贸易服务为主要产业,澳门的旅游博彩业尤为发达。

2.2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不足

粤港澳大湾区相对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

  • 纽约湾区在以华尔街为代表的金融业方面形成了巨大的国际影响力,是公认的总部经济中心。
  • 旧金山湾区中的旧金山、奥克兰和圣何塞具有强大的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科技湾区。
  • 东京湾区中的东京、埼玉、神奈川和千叶县制造业发达,形成了京叶、京滨两大工业带,集中了化工、钢铁、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现代物流、游戏动漫、高新技术等产业。

在经济总量排名中,深圳、香港、广州分列四大湾区城市 GDP 排名的第 3~5位,但与东京和纽约还存在较大差距,在世界城市体系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

粤港澳大湾区仍缺少一张具备主导权和影响力的世界级名片。根据全球化与世界级城市研究小组(GaWC)公布的2018年全球城市分级排名,香港、广州和深圳入围世界一线城市:

  • 香港评级分为 Alpha+级,位列伦敦和纽约之后;
  • 广州评级为 Alpha 级,排名为世界第27位;
  • 深圳评级为 Alpha级,位列第55位。

粤港澳大湾区尽管有香港、深圳、广州等三个世界一线城市,但是城市之间分割格局较为严重,难以对整个湾区的发展起到强力的带动作用,需要进一步整合形成合力,其世界竞争力的打造之路任重道远。

3.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建议

历史发展的轨迹表明,纽约、旧金山、东京等著名湾区的发展都经历了从工业聚集向服务业聚集和创新资源聚集的提升。相比之下,粤港澳大湾区具备了成为世界级湾区的总量规模,但是增长模式粗放,与世界级湾区存在较大差距。

通过学习借鉴三大湾区的发展经验,比较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级湾区的产业发展特征,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3.1 先进制造业与现代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将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和机遇

  • 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结构具有明显的工业化和区域化特征,制造业发达;其除了拥有大量的传统制造业之外,还具备良好的高新技术产业与先进制造业基础和优势。
  •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链发达完善,专业化程度较高,聚集效应明显,被誉为“世界制造业基地”。

但是,与世界级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服务业尤其是高端服务业发展相对不足。

  • 粤港澳大湾区良好的制造业基础为研发设计、科技成果转化、物流、信息技术、金融保险、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律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了发育的土壤与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应抓住此机遇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
  • 未来先进制造业与现代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将是粤港澳大湾区特色产业集群的一张亮眼的名片,也是粤港澳大湾区跻身世界级湾区的有力抓手。

3.2 应不断完善湾区发展协调机制,整合岸线资源,统筹区域产业分工合作体系

粤港澳大湾区内部产业分割较为严重,缺乏紧密高效的产业协同机制。

  • 需要协调好珠三角东西两岸的产业分工合作关系,对岸线进行合理布局,明确产业定位,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集群。与此同时,珠三角九市的制造业优势明显,现代服务业优势相对不足,香港、澳门则具有发达的贸易、物流、金融服务业和旅游业,和珠三角其他城市形成了良好的互补,产业合作前景巨大,一旦形成更高水平的产业合作关系,将会释放出更大的经济增长潜力。
  • 在产业和创新资源的聚集发展过程中,三大湾区都出现过产业、人口的过度集中导致地价上涨、交通拥挤、环境破坏等负面影响,也带来了所在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等负面效果。因此,我国在发展“湾区经济”的过程中可以借鉴三大湾区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不断完善湾区发展协调机制,控制和处理好资源过度集中造成对中心都市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造成的过度压力和负面影响。例如,美国东、西海岸和中部地区、日本关东和关西的差距日益扩大,都造成了很多社会矛盾。

3.3 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包容性创新文化氛围

  • 粤港澳大湾区未来要进一步加强港口、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发达的内外部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对内降低湾区内部的交通与物流成本,促进要素流动,对外建立起广泛的国际市场联系。
  • 在港口建设方面,粤港澳大湾区港口众多,应进一步开展调查研究,学习国内外港口群建设的先进经验,科学定位各港口的功能定位,理顺各大、中、小港口的层级关系和“外贸、中转、内贸”服务功能协调关系。
  • 重视港口群的统筹协调管理,充分发挥合力。
  • 粤港澳大湾区需重视提升教育、医疗、体育文化等生活基础设施体系质量,真正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汇聚国内外人才,营造包容性创新文化氛围。

(作者刘毅 王云 李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