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文物保护与考古处获悉,新疆石窟寺调查结果显示,新疆现有石窟寺50余处,主要分布在阿克苏地区和吐鲁番市。现在新疆已编制完成11处石窟寺的保护规划,并对重点石窟寺实施了一系列保护展示工程。
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文物保护与考古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对石窟寺的保护,主要是对石窟寺的岩体、壁画本体进行保护加固,防止因自然侵害导致的坍塌损毁。同时在石窟寺周围建界碑界桩、围栏、设立标识警示牌等,防止人为侵害。截至目前,新疆一批重要石窟寺岩体及壁画得到有效保护。
近日,国家文物局印发《“十四五”石窟寺保护利用专项规划》,这是我国首次对石窟寺保护编制的五年专项规划。新疆的石窟寺是中国石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丝绸之路文化线路中占有重要地位。
石窟寺是指从山崖壁面向内部开凿的古代庙宇建筑,内有塑像或壁画。新疆的石窟寺开凿始于公元3世纪前后,除阿克苏地区和吐鲁番市外,和田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哈密市、喀什地区等也有星点分布。
“新疆的石窟寺与地面佛寺佛塔空间关系保存完好,比如在克孜尔尕哈烽燧、苏巴什佛寺遗址等的周边都有石窟寺,充分实证了佛教在西域传播的历史。”该负责人说,“石窟寺是新疆多元一体文化荟萃、多种宗教并存的见证。”
70多年以来,新疆文物部门为克孜尔石窟、柏孜克里克石窟等重要石窟寺安装窟门、加设挡雨棚和参观栈道,加固危岩体,开启了新疆的石窟寺科学保护之路。近年来,新疆文物部门逐步实施克孜尔石窟、吐峪沟石窟等石窟寺岩体加固工程,以及壁画修复、数字化、环境整治和安全防护等文物保护工程,建设了库木吐喇石窟、森木塞姆石窟等保护性设施。2020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疆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了这项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任务。
世界文化遗产监测中心的监测系统对石窟寺的保护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该技术已在克孜尔石窟、克孜尔尕哈烽燧、交河故城遗址、北庭故城遗址启用,为保护提供预防性和科学性的依据。
《新疆石窟寺考古工作规划(2021—2035年)实施方案》已编制完成,目前已启动新疆地面佛寺佛塔的调查和《新疆石窟寺保护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等工作。下一步将实施石窟寺壁画、泥塑及雕塑的修复工程,开展石窟寺数字化保护工程,搭建新疆石窟寺数字化平台,用数字化手段面向公众充分展示石窟寺及壁画等。(记者银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