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落实法人自主权 激发科研机构内在活力

随着我国科研评价制度改革的推进,科技共同体的建设显得越发重要。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一前提下,如何构建起联系广泛、充满活力的科技共同体自治机制?这是科技界关心的话题。

上世纪40年代,英国科学哲学家波兰尼在《科学的自治》中首次提出“科学共同体”概念,意指具有共同信念、共同价值和共同规范的“科学家群体”。“科技共同体”的概念由“科学共同体”发展而来。

在十七、十八世纪,科技社团是科学共同体的主要组织形式。科技社团建立了一套科学共同体的协调机制,如举办会议和期刊,构建了学术交流系统;建立起期刊审稿人制度、学术评议制度;举办教育培训和咨询活动,提高科研人员的职业水准、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这些制度为科技共同体所继承和发展。

全球科技发展的历程表明,以科技社团为代表的科技共同体承担着科学文化建设和自我管理的重要职能。与科技共同体中注重研究进而产生新学科、新知识的大学、研究所、学派和无形学院相比,科技社团在促进学科发展、推动行业科技进步和服务会员方面发挥重要的自组织作用。

科技共同体自治机制是科技工作者群体通过系统内部的自我调节进行创新资源配置与评价的制度安排。科技创新活动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分享发现,形成一种将各种创新要素有机结合起来的集体力量,把原来分散的、孤立的科技工作者及个人研究联系起来,把个人嵌入到集体之中,自发形成一个知识生产网络及知识产品“市场”。科技成果往往是多人合作的结果,个人和集体所起的作用是复杂的,新理论、新成果必须接受科技共同体的检验、判断和确认。总的来说,科技共同体自治机制在科技体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

首先,科技共同体自治机制像无形之手,参与对知识产品“市场”的调节。促进知识分享,激发科学灵感,加速信息传播,凝聚学术共识,实现对科研成果的甄别,助推知识创造,促进新的思想和认识物化为新的知识“产品”或“方法”,推动科技创新。同行评议制就是典型的自治机制。

其次,科技共同体自治机制可以满足从业人员进行群体协作和相互交流的需要,能够解决个体能力不足和科技创新活动艰巨性和不确定性的矛盾。科技创新体系越来越庞大,需要某种联系广泛、客观中立、自主运行、超越单位、横向联系的组织存在,这是学会等科技社团存在的基本逻辑。

与此同时,科技共同体也需要进行自我升华与提高,通过科学文化建设、规范管理和社会组织体制改革,杜绝“圈子”文化和“学阀”现象,避免门户偏见,营造公平、公正、民主、包容的学术氛围。

目前,我国科技共同体自治机制在三方面仍有提高空间。

一是学术范畴与行政范畴有其各自的适用范围,需减少其相互干预。如科技共同体根据共同的科学价值观、科学精神和科学规范来开展同行评议、培养青年人才、进行科学传承,若行政干预过多,势必影响学术自主。

二是对经验科学的过分推崇会在一定程度上束缚科学、创新、探索精神的发展,阻碍我国形成和发展系统严谨的科学理论体系。

《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已发布实施两周年。两年来,针对人才“帽子”满天飞、法人单位责权不清、各种报表审批束缚科研人员手脚等科技界顽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招、硬招频出。

一条条务实的改革举措,让广大科研人员倍感振奋。其中,推动落实法人自主权、建立中长期绩效评价制度正是重要一环。

“《意见》实施两年来,各方面进展顺利,尤其是扩大科研相关自主权,各项制度正在落地。”科技部政体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张炳清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依章办事 章程不再锁在抽屉里

《意见》明确指出,要实行章程管理,落实法人自主权。中央级科研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要加快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离,赋予科研事业单位充分自主权,对章程明确赋予科研事业单位管理权限的事务,由单位自主独立决策、科学有效管理,少干预或不干预。

“这句话通俗地说就是科研机构要按照章程办事,把章程作为科研机构管理运行的基本遵循。避免出现把章程写在文件中、挂在墙壁上、锁在抽屉里的情况。”张炳清说。

据了解,《意见》实施以来,通过推动科研事业单位制定章程,不断健全机构管理体制机制。部分部门积极推动所属科研院所制定实施章程。中国气象局所属9家科研院所均已制定章程,并发布实施。通过组织科研院所改革与发展状况调查,已制定、正在制定章程的中央级社会公益类科研院所占比31.6%。

“尤其是充分下放科研相关自主权,可以打破各种掣肘,让科研院所围绕职责使命,甩开膀子加油干。”张炳清表示。

全国政协委员、武汉协和医院院长胡豫认为,要推动高校院所制定章程,加快推进政事分开、管办分离,落实法人自主权。这对于高校院所来说,能够进一步激发机构活力,强化科学决策,为科研人员开展研究创新构建稳定健康的发展环境。

对此,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人事处处长于飞深有体会。2019年10月,中国气象科学院南京分院挂牌成立。“正是因为赋予了法人自主权,我们才可以调整内设机构,更好地吸引人才,开展科研攻关。”于飞说。

于飞表示,当前,中国气象科学院每年接收毕业生的指标有限,特别是“进京指标”有限,而设有气象相关专业的院校较少,且主要在京外。另外,由于北京生活成本较高,毕业生选择到在京科研机构工作的意愿较以往有所下降。这些都给气科院的队伍建设带来一定困难。

通过建设南京分院,可用好已有的编制,并在用人机制上进行新的尝试,每年通过引进人才、接收毕业生、招收博士后在站人员等方式逐步扩大重点学科领域的队伍规模,并与南京相关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可以更好地破解气象核心攻关难题。

确实,人员编制是令很多科研单位领导头疼的事儿,由于编制不足,导致很多事情无法办理。在这方面,相关部门也在做各种尝试,如中国科学院,开创京内编制备案制管理,即可以根据创新形式,如果某个院所科研任务重,就可以在中国科学院体系内灵活、动态调整编制设置,给这个院所的编制相对多一点,从而保证科研任务的顺利开展。

绩效评价 深化科研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举措

科技评价是科研活动的指挥棒。长久以来,项目评审过细过频,让科研人员不胜其烦,被广为诟病。

《意见》强调,建立中长期绩效评价制度。根据科研机构从事的科研活动类型,分类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避免简单以高层次人才数量与发表论文数量评价科研事业单位。以5年为评价周期,对科研事业单位开展综合评价。

“在推进分类评价及中长期绩效评价方面,成效还是比较明显的。”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高小山说。

高小山介绍,在机构评价方面,中科院以5年为周期对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数学院)进行评估,主要采取国际同行评议方式,重点评估其科研领域方向的重要性、引进人才和队伍建设成效、重大成果产出等改革发展任务完成情况,注重学术原创性和卓越性,注重在相应学科领域的学术地位、国际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2012年和2017年,数学院邀请了包括美国科学院院士、法国科学院院士等国际著名数学家组成国际专家组,对数学院开展国际评估。评估期间,国际专家组进行了为期两天的现场考察,并与学术带头人、中青年科研骨干、学生进行座谈。现场评估一个月后,专家分别完成评估意见报告并反馈。

“对于国际上的基础科研机构,定期开展国际评估是比较通行的做法,评估周期一般是5年,这也符合基础科学发展规律。因为基础科学领域,重大成果的产出需要一定周期,不会短时间就见成效。”高小山表示,为继续完善《意见》中提出的“中长期绩效评价制度”,建议进一步提高国际评估结果的公开性和共享性,从而给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减负,避免他们花费太多时间参与各类评估工作。

胡豫表示,中长期绩效评价制度设计是好的,但要落地生根产生实效,还需要结合实际,大胆探索。总体上看,我国科研院所多头管理现状依然存在,涉及章程的核心内容还缺乏细则指导,中长期绩效评价体系内容以及如何应用尚不明确。面对这些问题,亟待破除观望,大胆尝试,加快推进。

“改革是系统性工程,尽管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但我们一直在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生态环境,激发科研人员的内在活力,使其心无旁骛、不为琐事困扰,从而专心科研,提供高质量的科技产出。”张炳清强调。(科技日报记者付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