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熟大学科技园:全力打造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2010年,江苏常熟大学科技园(以下简称“常熟大科园”)获批成为全国首家设立在发达县域经济体中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作为常熟市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战略平台,过去10年间,常熟大科园积极构建创新创业企业孵化体系,一大批科创企业在这里生根发芽、发展壮大。

就在几年前,商用空调的“心脏”——涡旋式压缩机,还被少数几家国外企业所垄断。直到2013年,来自常熟大科园的苏州英华特涡旋技术有限公司完成了商用涡旋式压缩机的自主研发,这家由大科园孵化的初创企业打破了长达30年的国外垄断。

陈毅敏是英华特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2011年底,陈毅敏从原单位离职创业,与郭华明等人组建团队。凭借对技术的高敏感度,陈毅敏发现了涡旋压缩机行业的一个技术发展方向。团队接受了1500万元天使投资之后,着手开办新的公司。

选址对一家初创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时与常熟大科园招商团队接触后,他们很快就带着三套方案上门回访。他们既精通业务,又准备充分,办公地点已经替我们选好了,甚至很多我们自己都没想到的问题他们也提前考虑到了。”陈毅敏说,常熟大科园的“专业+职业”让他坚信这里就是最好的选择。

“无事不扰,有求必应”,这是公司落地以来陈毅敏对常熟大科园为企服务的切身体会,从审批、融资到供电、物业,事无巨细,常熟大科园都会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快速、高效地提供指导和帮助。“我们这样的初创企业必须把精力集中到事业发展上,常熟大科园为我们解决了许多事务性问题,让我们能够一门心思经营主业。”陈毅敏说。在他看来,常熟大科园把亲商理念发挥到了极致。

无微不至的服务,优越的营商环境,让英华特迅速进入茁壮成长模式。短短几年,公司累计推出了用于热泵热水、空调冷水、冷冻冷藏、新能源汽车等四大领域的2000多款产品,并参与国家“蓝天计划”等重点项目中,获得了科技部创新基金和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资助。同时,公司业绩节节攀升,从2013年到2019年,英华特的年销售额从292万元激增至2.9亿元,已经成长为拥有自主品牌且量产涡旋式压缩机的成长型本土科技企业,在行业内跻身国内首位、国际第四。

早在常熟大科园建园之初,苏州全波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就已在这里落户。全波通信由清华大学和上海交大具有成功海外创业经验的留美学者共同创建,由行业领军人物李文华博士带头,组建了行业内优秀的研发、生产和管理团队。

扎根常熟大科园10余年,公司已成长为一家以数字无线广播和通信专业设备为主要产品,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常熟大科园离上海很近,本地有职业学校,能提供技术型劳动力资源,人文环境又好,当然,最重要的是大科园极具吸引力的招才引智政策。”李文华说,他的团队考察了上海周边的一些城市,最终选择在常熟大科园开办了全波通信公司。

落户常熟这些年来,李文华对这里的营商环境很是感慨。“常熟大科园的服务不只是停留在招才引智的初期,而是一直伴随着企业成长的过程。”他说,项目落地初期,符合条件的科创企业可以获得扶持资金以及免费的办公研发用房,也会很快引来一批风投基金的关注。常熟大科园还会有针对性地组织招聘活动,帮助企业招揽人才。在人才科技项目的立项评审过程中,大科园也会给予企业具体的指导和支持。

正是在这样适合企业成长的环境里,李文华和他的团队迈开了坚实而稳健的步伐。2019年,公司实现开票销售8020万元,产品出口占比首次超过国内市场。

常熟大科园全力打造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积极推进具有地方特色的众创体系建设及飞地孵化器建设,打造“常小样创业圈”众创空间集聚区,顺应新时期孵化器提升发展的趋势,积极开展江苏省“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创业孵化链条试点工作,多举措推动创客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衔接配套。

常熟大科园持续加强创新载体建设,先后与30多家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已建成同济大学常熟科技园、上海交通大学常熟科技园、浙江大学常熟光电技术联合研究中心等9个产学研创新载体。建有智能车测试中心、智能液晶技术研究所、先进金属材料研究所、北京大学分子工程苏南研究院、上海交大常熟新材料产业化联合研究基地、西门子医疗创新中心等6个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园以来,常熟大科园累计入驻企业500余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98家,培育和引进国家级重大人才15人次,江苏省双创人才30人次、苏州市姑苏人才54人次、常熟市领军人才185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