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福州:加快打造海洋科创平台 2025年海洋生产总值或超5000亿元

近期,福建省福州市印发了《加快打造海洋科创平台全力推动“海上福州”建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将聚焦重大科研攻关、科技成果转化、优化发展生态,着力建设福州海洋科创高地,不断提升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海洋中心城市。

2025年涉海高新技术企业或突破500家

根据《工作方案》,福州市加快打造海洋科创平台全力推动“海上福州”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功能清晰、链条完善、特色鲜明的海洋科创平台体系,海洋科学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扎实推进,涉海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00家,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成为支撑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创新动力源,全市海洋生产总值超5000亿元。

到2035年,海洋科创平台引领作用充分发挥,福州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洋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阵地、海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集聚地和海洋人才汇聚地,创新能力走在全国前列,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发展,“耕海牧渔”生产方式不断优化,“海上福州”国际品牌持续打响。

做大做强福州海洋研究院

宏东渔业从鱼软骨等边角料提取出高纯度的硫酸软骨素和胶原蛋白,作为治疗骨关节疾病药物的海洋原材料;日兴水产食品在全国率先进行鲍鱼副产物酶解研究及研发鲍鱼即食产品生产线;博特生物科技用虾蟹壳作为基础仿生制备材料修复骨缺损……如今,在榕优质涉海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具有福州特色的海洋产业和战略性海洋核心产业,让渔获身价翻倍,成为“香饽饽”。

推动实现“产业—科技—金融”的高水平循环,构建产业升级新优势的举措,也是福州市加快打造海洋科创平台工作的重要内容。

《工作方案》提出,通过设立首席科学家制度、成立海洋渔业科创联盟、设立海洋产业发展基金、实施科研项目“揭榜挂帅”、举办海洋经济高峰论坛等具体措施,推动福州海洋研究院做大做强。

建设海洋重点产业联合研发中心

鲍加工过程中,占其体重四分之一的大量鲍内脏被丢弃,或者被简单加工成饲料,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欧阳松应教授团队研发出了解决问题的“妙招”,通过采用现代生物制品技术提取鲍内脏里的鲍多糖、鲍脂质等,提纯加工成高附加值的保健品。

这只是福建师大生命科学学院助力打造海洋科创平台全力推动“海上福州”建设的案例之一。

据悉,福州市将推动建设海洋重点产业联合研发中心。立足福州现有的海洋产业实际,在福州海洋研究院已建的研究中心基础上,近期重点优先高位嫁接发展“水产种业、深海养殖、智慧海洋、水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制药、海工装备”六大产业联合研发中心。

根据《工作方案》,福州市将紧扣“科技+产业”,采用“1+1+N”模式(省内优秀科研团队+省外优秀科研团队+N个龙头企业),支持福州海洋研究院和海洋渔业科创联盟高校院所、龙头企业引进国内外同领域高水平创新研发团队,建设高水平的海洋重点产业联合研发中心,发挥创新引领作用。

据了解,福州市正规划在闽江学院工业路校区科创走廊、连江县粗芦岛及周边(包括琅岐、亭江等)、福清元洪投资区等沿海地区建设科创孵化基地和成果转化集中区,承接海洋科创项目中试、落地孵化、成长培育等平台,推动一批科创项目到集中区推广落地,成长为科技型企业,打造海洋新兴战略产业集群高地。

原标题:福建福州:加快打造海洋科创平台 2025年海洋生产总值或超5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