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吉林省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光卫星)获悉,今年9月,将发射9颗高分03卫星,目前正在分批次进行总装后的测试工作。自2015年的“吉林一号”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升空以来,长光卫星至今已经成功发射16颗卫星,建成了我国规模最大的商业遥感卫星星座。“这样的发展速度,离不开科技部门的全力支持”,6月8日长光卫星副总经理贾宏光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吉林省科技厅近年来不断增强科技创新支撑引领能力,围绕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装备、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发展需求,聚焦提升吉林省产业发展的科技竞争力,助力吉林省实现高质量发展。
技术“点餐制”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长光卫星的大厅里,一颗卫星尤其吸引眼球。这家公司虽然“年纪轻轻”,但其自主研发的“吉林一号”卫星所拍摄的卫星图片登上过社交媒体的“热搜”。
贾宏光告诉记者,按照计划,到今年年末“吉林一号”星座在轨运行卫星数量将达到29颗。届时,长光卫星的数据供应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进步的背后,离不开科技部门的支持。
早在数年前,吉林省科技厅针对卫星及通用航空产业进行了持续的支持。“我们深入企业走访,梳理、摸清其技术需求,企业需要什么技术,我们就协调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开展合作,促使企业尽快攻克技术难关。”吉林省科技厅高新技术处负责人说。
这些年,长光技术团队先后攻克了高精度卫星三轴姿态跟踪控制技术、卫星快速机动技术、星上智能信息处理技术等一系列“星载一体化”核心研制技术,设计并在轨实现了常规推扫成像、大侧摆成像、立体成像、灵巧成像、视频成像、夜光成像等多种遥感成像模式,实现了从数据到产品的高效转化,提升了产业核心竞争力。
“今年9月将发射的9颗高分03卫星,主打低成本、低重量、低功耗,在40公斤量级条件下,在535km轨道上实现1米分辨率17公里的幅宽。”长光卫星测试工程师袁建富说。
据了解,长光公司的快速发展正在带动上下游产业加速聚集,目前已经有500多家企业加入产业研发链条。“未来两年,产业链上的企业可能会达到1500—2000家。”贾宏光说。
研发“后补助”让企业放心投入获实效
医药健康产业也是吉林省重点推进的产业之一。吉林在医药健康产业上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研发优势和产业基础。特别是疫苗、胰岛素、生长激素的研发和生产在全国具有明显优势。
在采访过程中,一家制药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是集新药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今年3月,该企业研发的冻干鼻喷流感减毒活疫苗获得药品注册批件,“这将成为公司新的经济增长点。”该负责人说。该疫苗的研发历时数年,投入巨大。“科技部门的后补助、项目扶持至关重要,这给了企业投入研发、投入创新的底气。”该负责人说。
在吉林省,这只是众多大投入长时期研发新品的企业缩影,同样享受到科技部门支持的企业还有很多。一家医药企业目前正在研发两种药物,一个已经进行完临床试验,预计明年上市;另一个正在开展三期临床试验。“不仅是资金补助,科技部门为我们与高校、科研院所牵线搭桥,让科技成果的转化更加顺利。”该公司药物研究院副院长朱岳说。
吉林省科技厅医药健康产业处负责人介绍,仅2019年和2020年,吉林省获得奖励补助的就有近40户医药健康企业,支持金额近4000万元。目前,吉林省已形成以辽源、梅河口、白山和敦化4个医药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多点集聚的发展格局,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吉林省现有规模以上医药健康工业企业315户,营业收入超亿元企业100户,其中超10亿元企业10户;营业收入超亿元医药品种63个,其中超10亿元品种9个;现有主板上市企业10户,占吉林省上市企业的22%。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强化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强化产业政策支撑,推进长辽梅通白敦医药健康产业走廊建设,提高我省医药健康产业的竞争力。”牟善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