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上午,广东省珠海市举行新闻发布会,对日前出台的《珠海市大力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进行解读。
《意见》提出到2025年,珠海集成电路产业集群规模达到1000亿元,成为推动珠海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支柱产业。
重点发力集成电路设计产业
《意见》包括五个方面总计十五条具体内容,并明确重点任务的责任分工,旨在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和《广东省加快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完善珠海集成电路产业链,培育产业生态,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当前众多城市都在大力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珠海的发展和主攻方向是什么?如何错位竞争?
《意见》提出要强化设计的标杆地位,进一步夯实珠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优势。大力支持嵌入式SoC、高性能数模混合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专用芯片、智能计算芯片等一系列重点产品和技术的开发设计;支持EDA工具研发企业、IP设计及服务企业到珠海落户;对设计企业在研发投入、与澳门创新资源的合作、EDA工具使用、IP核购买、工程流片、人才引进、开拓市场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扶持。到2025年,形成若干家年产值超过10亿元和2~3家年销售收入超过30亿元的芯片设计企业。
优化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环境
《意见》提出要着重在平台和人才方面优化珠海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环境。重点依托珠海先进集成电路创新研究院等单位,建设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和产业双创平台(珠海)基地,为集成电路企业提供中试研发、EDA、IP、设计、多项目晶圆(MPW)等领域的公共服务,以及创新成果产业化、创业指导、投融资、产业链对接等双创服务,提升珠海集成电路产业深度技术支撑能力和产业服务能力。
在人才方面,实施集成电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在高新区建设集成电路设计后端人才培养基地,为珠海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提供持续人才供给。
构建粤港澳协同创新共同体
《意见》提出推动构建集成电路领域的粤港澳协同创新共同体,尤其是要积极推动珠海和澳门在集成电路创新资源上的协同和合作。
主要包括,强化粤港澳大湾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依托横琴科学城高标准建设国际一流的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园区,研究制定专门办法,促进集成电路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跨境流动与合作。同时进一步强化珠海自身的产业关键技术创新能力,围绕EDA工具、智能计算架构、关键IP、优势芯片产品、特色工艺制程、化合物半导体、生产设备核心部件、先进封装技术、芯片评价分析技术等方向实施珠海市集成电路关键领域重大专项,支持在上述方向建设省级、国家级创新中心,并给予配套支持。
推动AIoT智能家居、云计算等核心芯片研发
《意见》还提出要补齐产业链条,进一步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在制造领域,重点探索发展虚拟IDM、共享IDM等新模式,积极引进IDM企业,同时推动珠海现有领军企业建设特色工艺生产线和中试研发线,形成IDM模式。在封装领域,积极对接国际国内封测技术领先企业,积极引进先进封装技术和团队在珠海产业化,加大对珠海当地第三方代工测试企业扶持和培育力度。在设备材料方面,加强集成电路关键设备、零部件及材料企业和创新团队的引资引智工作。尤其是在非硅基材料、化合物半导体材料等新兴领域,以及高端封装基板、通信天线等高附加值的泛电子泛半导体产业领域开展积极布局。
《意见》提出在AIoT智能家居、云计算和信息安全、5G+工业互联网三大应用场景上推动相关核心芯片的研发和产业化,打造芯片研发-应用协同创新的特色示范,进一步实现产业与下游的合作创新与带动辐射。
将设立不少于100亿的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
此外,《意见》还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强化体制机制建设、支持园区和重大项目建设等五个方面,提出具体保障措施。
值得关注的是,《意见》提出,由珠海市国资委牵头设立规模不少于100亿元的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支持珠海集成电路产业基础性、战略性和重大项目的引进,及珠海当地企业并购、新(扩)建。
而在重大项目方面,《意见》指出,集成电路产业的重大项目会优先列入珠海市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对投资额较大的集成电路制造、设计、EDA软件、IP设计、封测、装备等领域项目以及集成电路创新平台、公共技术平台、产业大学等产业带动作用明显的产业基础性平台,可按照“一事一议”的方式给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