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运动式“减碳”,首个工业园区“减碳”类标准立项

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要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尽快出台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坚持全国一盘棋,纠正运动式“减碳”,先立后破,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8月5日,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牵头编制的团体标准《化工园区碳中和实施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正式立项。作为国内首个工业园区“减碳”类标准,《指南》的编制工作引起关注。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园区工作委员会秘书长杨挺表示,化工行业“双碳”工作对于全国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数据和环境统计数据测算,2020年,化工行业碳排放总量为13.78亿吨二氧化碳,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3%左右,在工业领域碳排放量中仅次于冶金行业。

在化工行业园区化集聚的大趋势下,如何围绕化工园区开展行业系统性减碳工作探索,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说,化工园区是化工行业、地方政府、化工企业开展‘双碳’工作的重要平台,《指南》的编制有助于行业科学开展‘双碳’工作。”杨挺说。

杨挺介绍,《指南》是中国工业园区层面的第一个有关“双碳”工作的实施标准,将为化工行业的“双碳”工作落实提供支撑。目前,在国家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推动下,化工企业正在向化工园区聚集。据统计,当前,全国重点化工园区或以化工行业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园区共有616家,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51%在化工园区,化工园区已成为我国石油化工行业规模化发展的主战场,也是行业“双碳”工作的主阵地。

杨挺说,《指南》的编制工作,将从提出化工园区碳中和战略、分析温室气体排放、量化温室气体排放量、制定温室气体减排行动与措施、碳中和声明、碳中和状态的维持与定义等角度开展。在编制的过程中,还将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纳入具有代表性与实践性的内容。同时,为了让《指南》具有普遍性,大部分化工园区及其他单位的要求和现实情况也会被充分考虑。

“通过《指南》的编制,一批先进化工园区和先进技术单位的顶层经验,将积极带动和指导其他化工园区的发展。”杨挺说。

目前,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惠州大亚湾经济开发区等高校、研究中心、化工园区、节能企业参与了《指南》的编制工作。“《指南》不仅要让化工园区了解如何制定碳排放目标,也要指明碳中和的路径和措施,所以除了继续欢迎科研院所、化工园区等机构积极参与编制工作,我们也欢迎有关咨询机构、认证机构、节能与减排技术企业、碳排放信息化管理技术单位、绿色金融机构等组织积极加入。《指南》将广泛征集和吸纳各方意见,为化工园区以及我国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力量。”杨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