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双创生态圈 宁夏促科技企业“集群发展”

宁夏地处西北内陆欠发达地区,对比其他发达省(区、市),“双创”工作一直存在创新能力不强、整体绩效不高、企业营收能力较弱、经济结构不均衡等问题。

“怎样存活下去,怎样发展起来?”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难题,宁夏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主任茹福华的思考很务实。

作为吸引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灯塔”和“航母”,孵化载体建设成为重要抓手。

近日,宁夏科技厅首次印发《关于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是为了加速培育科技型企业,形成“双创”蓬勃发展新局面。

思路就是“两手抓”

“目前,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势头是良好的。”茹福华指着一组数字告诉记者。

2020年,宁夏共有已认定的科技企业孵化器29家,其中国家级5家;众创空间61家,其中国家级11家。截至2020年底,在孵企业数共767家,在孵企业从业人员10397人,吸纳应届大学毕业生1061人。

循着“两手抓”的思路,宁夏一边引入国内知名孵化品牌,一边培育壮大本土“明星”,有的已经在宁夏开展连锁、复制。

东西部科技合作机制的“东风”亦力道强劲。通过区外合作,以“东部—中部—西部”为主线的银川飞地离岸创新网络体系初步建成。

可喜的是,宁夏共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已成立国内首个专门服务于绿色智能铸造领域创客和企业的平台,累计服务个人用户9万多个、企业用户5000余家,促成交易额超过190亿元。

“但是,宁夏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跟发达省(区、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创业孵化服务能力,仍不能满足巨大需求。”宁夏科技厅副厅长黄思明坦言。

他表示,受经济总量小、产业层次低等客观因素制约,宁夏孵化器及众创空间整体规模偏小、档次偏低、盈利模式单一、增值服务不够、布局较为分散,没有形成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迅猛势头。差距还表现在复合型专业人才较少等方面。

构建良好创新创业生态圈,需要主管部门快马加鞭,于是《意见》应时而生。

七大方面绘“蓝图”

《意见》指出,到2025年,各类孵化器总量达到160家以上,在孵企业3000家以上,基本形成梯次化、全链条的创新创业孵化体系。

这幅蓝图,宁夏打算从七个方面描绘。

为了引导各类孵化载体提升发展能级,宁夏将对通过认定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备案的国家级众创空间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奖励,通过认定的自治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奖励。

对在孵企业获得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或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资格的,企业享受支持政策的同时,分别给予所在孵化器3万元、2万元、0.3万元的奖励。

“只有通过空间赋能和服务赋能,这种孵化温度才能有效传递,科技型企业的成长阶梯才能搭建。”宁夏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在孵企业、去年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宁夏解忧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人李萍说。

宁夏鼓励孵化器开展各类全国性、行业性、品牌性的创新创业活动,经备案并通过审核后,根据活动影响力、规模及效果,按照实际支出给予20%最高30万元补助。

不但着力支持孵化器建设,而且大力培育科技型企业。《意见》积极鼓励科技成果入孵转化。宁夏将建立面向在孵企业的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支持机制,经评审后择优给予立项支持。

补短板、强弱项、提功能、增能力。宁夏全力以赴打好这场“翻身仗”。

“筑巢工程”更系统

让初创型企业借船出海,让成长型企业扬帆远航,保障不可或缺。

记者注意到,《意见》明确每年安排孵化器高质量发展资金,对孵化载体建设升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科技型企业培育、创新创业活动补贴等以后补助和绩效奖励等方式予以支持。同时,发挥孵化器行业协会作用,推动形成全区统一的创新创业公共服务网络。

孵化育成体系构建非一日之功。于科技企业孵化器而言,这不只是简单的“倍增计划”,更是系统的“筑巢工程”。

“这里的保障也包括监督。”茹福华说。

根据科技部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年度评价结果,从C类升级到B类的一次性奖励30万元,从B类升级到A类的一次性奖励50万元。对自治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每2年开展一次绩效评价,首次评价结果为A类的分别给予一次性30万元和20万元的奖励,对连续两次评价为“不合格”等次的,取消相关资质和政策支持。

成事之要,关键在人。

7月16日,宁夏第二期创业孵化从业人员培训班顺利举办。在来自京津等地专家导师的指导下,百余人获得新的职业称号——创业孵化从业人员。他们将成为推动全区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

“过去我们的孵化器是1.0版,但在今后,我们要聚焦宁夏创新驱动战略实施推进需求,把孵化企业和孵化产业相结合,打造欠发达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黄思明表示。(记者王迎霞 通讯员原晓娜 实习生赵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