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柳镇字子元。少乐闲静,不慕荣贵。梁天监[1]中,自司州游上元,便爱其风景。于钟山之西建业里买地结茅[2],开泉种植,隐操如耕父者。其左右居民,皆呼为柳父。所居临江水,尝曳策临眺,忽见前洲上有三四小儿,皆长一尺许,往来游戏。遥闻相呼求食声。镇异之。须臾,风涛汹涌,有大鱼惊跃,误坠洲上。群小儿争前食之。又闻小儿传呼云:“虽食大尽,留与柳父。”镇异惊骇,乃乘小舟径捕之。未及岸,诸小儿悉化为獭,入水而去。镇取巨鱼,以分乡里。未几,北还洛阳。于所居书斋柱题诗一首云:“江山不久计,要适暂时心。况念洛阳士,今来归旧林。”是岁,天监七年也。
\n\n
注释:
\n\n
[1]天监:梁武帝年号。 [2]结茅:盖茅草屋。
\n\n
赏析:
\n\n
本篇出自《穷怪录》,作者未详。
\n\n
神灵小儿的故事,在汉魏六朝的志怪小说中也经常出现,往往象征着特别的意义。比如故事的主人公,身份往往与众不同,出将入相,非同寻常。最有名的故事莫过于陶弘景《真诰》中记载的张良与神灵小儿的故事:“昔汉初有四五小儿,路上画地戏,一儿歌曰:‘著青裙,入天门,揖金母,拜木公’。到复是隐言也,时人莫知之。唯张子房知之,乃往拜之,此乃东王公之玉童也。所谓金母者,西王母也。木公者,东王公也。仙人拜王公揖王母。”由此来看,柳镇故事乃是一则道教传说。道教传说往往与谶语相联系,这在东汉至魏晋期间有许多的例证。
\n\n
但是,这则故事与道教的说教相比,给人以亲切的感觉。首先,故事的主人公并非达官显贵。尽管河东柳氏是南朝高门之一,柳镇不过隐士而已,住着茅屋,“隐操如耕父者”,左右居民都亲切地称他为“柳父”。其次,神灵小儿的出现,并没有宣示某种重大的安邦立国方面的提示,只不过为柳父提供一条巨鱼,而柳镇也没有将这点大自然的恩赐独享,而是与乡里共享。这种描写具有强烈的暗示作用,作者要告诉人们,柳镇不仅与邻里乡亲相处友好,连临近的山水神灵也与他相亲相近。生活在这样的天地里,没有仕宦时的勾心斗角和相互倾轧,也没有隐居后的孤独烦恼和落寞惆怅,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非常和谐。
\n\n
后来柳镇北还洛阳,想起过去那段难忘的生活,写下了一首诗,并由此结束全篇,可以说,诗乃点睛之笔。要旨是头两句:“江山不久计,要适暂时心。”美丽的山水是永存的,但任何人不可能与它永远共处,要紧的是及时行乐,让一颗心有个安放之地,即使是短暂的也好!“暂时心”三字,表现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士大夫深感生命不能永存而选择任性适情、及时行乐的心理。
\n\n
(刘跃进)
\n\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