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称法象,莫大乎天地。天以高明崇显,而岳配焉。地以广厚为基,而岳体焉。若夫太华之为镇也,五岳列位,而存其首;三条分方,而处其中。故能参两仪以比德,协和气之絪缊,济云行而雨施,兴雷风以动物。是以古先历代圣帝明王,莫不燔[fán]柴加牲,尊而祀焉。于《虞书》则西巡狩,至于西岳,而亲祭焉。于《礼》则大司马掌其分域,而大宗伯典其礼祀也。
\n\n
(作者:西晋·傅玄)
\n\n
作者简介:
\n\n
傅玄(217-278),字休奕,北地郡泥阳县(今陕西耀县)人。性刚直,曾举孝康,官弘农太守。司马氏代魏,历任散骑常侍、侍中、御史中丞、太仆等职。勤于著述,晋初庙堂乐章,多出其手。今存诗六十余首,赋五十余篇,曾奉命撰写《魏书》。
\n\n
点评:
\n\n
华山为五岳中的“西岳”,位于陕西华阴。《山海经》称为“太华山”,经中记载:“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尚书·禹贡》篇中称这座山为“惇物山”。这座山最早在《尔雅·释山》一书中被称为“华山”,与泰山并称为西岳、东岳。华山山势险峻,具有非常浓郁的仙道文化色彩。《史记》记载,黄帝、虞舜都曾到华山巡狩。汉武帝时在华山脚下修建“西岳庙”,还多次亲临拜祭。
\n\n
傅玄在《华岳铭·序》中对华山的特点做了高度的概括,揭示出历代君主祭祀华山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华山的崇高险峻、广大博奥与《易》中的天地之德相配,体现出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
\n\n
(摘自《长安吟咏》,中华书局,2016年版)
\n\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