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炯《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1],心中自不平。

\n\n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2]

\n\n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n\n

宁为百夫长[3],胜作一书生。

\n\n

注释:

\n\n

[1]西京:长安。 [2]龙城:匈奴名城。这里泛指敌方要塞。 [3]百夫长:泛指低级军官。

\n\n

赏析:

\n\n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

\n\n

前两句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却说“烽火照西京”,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的气氛。“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首二句交代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

\n\n

第三句“牙璋辞凤阙”,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牙璋”是皇帝调兵的符信,分为凹凸两块,分别掌握在皇帝和主将手中。“凤阙”是皇宫的代称。这里,诗人用“牙璋”“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展示了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第四句“铁骑绕龙城”,显然唐军已经神速地到达前线,并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一个“绕”字,又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

\n\n

五、六两句开始写战斗,诗人却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进行烘托。“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诗人别具机杼,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的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激烈场面。

\n\n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诗的最后两句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的热爱,他宁愿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做置身书斋的书生。

\n\n

这首短诗,写出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能把如此丰富的内容,浓缩在有限的篇幅里,可见诗人的艺术功力。诗人首先抓住整个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段,进行概括描写。至于书生是怎样投笔从戎的,他又是怎样告别父老妻室的,一路上行军的情况又是怎样的,这些场景诗人一概略去不写。其次,诗采取了跳跃式的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跳跃式地发展前进。如第三句刚写了辞京,第四句就已经包围了敌人,接着又展示了激烈战斗的场面。然而这种跳跃是十分自然的,每一个跨度之间又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同时,这种跳跃式的结构,使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有力地展现了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初唐四杰很不满当时纤丽绮靡的诗风,他们曾在诗歌的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了颇有成效的开拓和创新,杨炯此诗的风格雄浑刚健,慷慨激昂。以律诗的形式写这样一首描写金鼓杀伐之事的诗篇,很不简单。律诗一般只要求中间两联对仗,这首诗除第一联外,三联皆对仗。不仅句与句对仗,而且同一句中也做到了对仗,如“牙璋”对“凤阙”,“铁骑”对“龙城”。整齐的对仗,使诗更有节奏和气势,这在诗风绮靡的初唐诗坛上是难能可贵的。

\n\n

(张燕瑾)

\n\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