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是西方舶来品?农历=阴历?辛丑牛年为啥354天?

农历正月初八,民俗中的“谷日”“放生日”,寄予了人们对自然的感恩,对五谷丰登的期盼。

中国农历反映农时,对应农事,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近年来,却有人说,农历是西方舶来品?还有人认为农历=阴历?今天就来破解关于农历的误解。

中国农历“山寨”西方?

有人说,当代农历是在《时宪历》的基础上完善而来,《时宪历》又融入了西方传教士带来的现代天文学知识,因此,当代农历是西方舶来品,是“山寨”西方。

真相:《时宪历》延续了中国传统历法阴阳合历的基本规则,综合考虑了地球、月亮、太阳的运转周期。如以一次月亮圆缺来定“月”,设“闰月”来确保全年天数和太阳运转周期一致。又以“二十四节气”来反映太阳的运行周期等。

而欧洲通行的《格列高利历》则是采用纯正“太阳历”,即以太阳公转周期来定“年”,以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定“月”。西欧的历法只能反映太阳的运行周期,而不能反映月亮的运行周期,这与中国传统历法有本质上的区别。

我国有文献记载的历法至少可以上溯至殷商时期,当时就已经确定了阴阳合历的基本规则,设置二十四节气、闰月等。这些规则在后世的历法修订中不断完善,最终形成我们今天所见所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历。

农历就是阴历?

月有阴晴圆缺,并且还是周期性出现的,平均约为29.53天一个周期,称为朔望月周期。

朔,是月亮与太阳黄经相等的时刻,具体来说就是我们恰好看不到月亮的时候;而望即为月中满月。我们的祖先以这个周期定义一个月的长度。朔为初一,而满月经常出现在十五、十六。

那么月的概念来自月亮,年以及节气的概念来自太阳,二者组合,即为现在使用的农历的雏形。

一个月或者29天或者30天,错综排布,平均值约为朔望月周期。一般的年份有12个这样的月,加起来约为354天。

于是问题就出现了,一个公转周期或者说二十四节气的一个完整周期约为365.2422,比354天多十余天。

为了缩短两者的差异,于是农历会在正常的长度为12个月的年份中,插入一些闰年。闰年包含13个月,长度约为384天。

如此操作下来,六成以上的农历年有12个月,剩下不足四成为闰年。于是农历年的平均天数接近太阳年的天数。

这样来说,农历是同时兼顾太阳、月亮规律的历法,专业的称呼应为“阴阳合历”,一些场合称之为阴历是一种约定俗成,虽然多年以来不会引起误解,但却是不准确的说法。

辛丑牛年为啥354天?

农历年的日数差别说到底还是由于历法推算导致的。

我们现在有阳历、阴历以及阴阳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农历)三种历法形式。其中,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历法,一年有365.2422天;阴历是按月亮圆缺周期变化来制定的历法,一年有354.3672天。由于阳历和阴历中间要有十几天的差距,所以我们又出现了一个阴阳历,也就是农历,这就涉及闰月和不闰月。19年就要有7个闰月,这样才能阳历补齐。

按照阴阳历来说,平年没有闰月。今年的辛丑牛年是一个平年,上一个牛年有闰月,下一个牛年也要有闰月,所以今年和下一个牛年要差3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