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听取了北京市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情况的报告。报告全面介绍了北京市国有土地、矿产、森林、水、湿地、自然保护地等资源以及相关核算、配置和收益情况,北京市第一次亮出了自然资源方面的国有资产家底。
报告显示,北京市国土总面积为164.06万公顷,其中,国有土地面积为35.21万公顷,集体土地面积为128.85万公顷;北京市农用地面积126.91万公顷、建设用地面积32.79万公顷、未利用地面积4.36万公顷;北京市共发现各类矿产127种,汉白玉、叶蜡石等为地方特色矿产,煤、铁、水泥用灰岩、建筑用砂等矿产储量比较丰富。
报告介绍了2020年北京市自然资源资产核算、配置和收益情况。2020年北京市国有土地出让收入2348.57亿元,占“十三五”时期国有土地出让收入的21.19%。全年未办理矿产资源出让审批,延续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禁、关、限、修”总原则,固体矿山数目逐年减少,完成矿山生态修复治理面积280公顷,碳排放强度明显降低。北京市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十三五”时期北京市新增城市绿地3773公顷,新建和恢复湿地1.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41.6%提高到44.4%。
为给城市长远发展预留战略空间,自《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实施以来,北京市共实施建设用地净减量约110平方公里,实现了阶段性减量目标,2020年完成净减量44.39平方公里,实现了从增量扩张到减量发展的历史性转变。截至2020年底,北京市拆违腾地4343公顷,完成年度任务的109%。拆除建筑销账3348万平方米,完成年度任务的105%。发现并处置在施违法建设433宗,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同时,2020年北京市闲置地处置率从第一季度4.9%升至第四季度54%。
根据报告,北京市人均土地资源面积不及全国人均水平的1/10,人均城乡建设用地不及全国人均水平的1/2,人均水资源量不足全国人均水平的1/10。直面人口资源环境压力,为进一步提高自然资源的配置效率,北京市将提高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水平,坚持“房住不炒”定位,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土地供给,拓宽土地供应渠道,加强产业园区土地管理,制定达标用地延续和不达标用地收回政策。
同时,为了提高存量用地利用效率,北京将实施城市更新专项行动,编制全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引导中心城区存量资源优化提升。此外,鼓励存量低效商办项目改造,做好老旧小区、老旧厂房和老旧楼宇更新改造,创新存量资源提质增效政策机制,鼓励单位盘活自有低效存量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