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启《崔护》

博陵崔护,姿质甚美,而孤洁寡合。举进士下第。清明日,独游都城南,得居人庄。一亩之宫,而花木丛萃,寂若无人。扣门久之,有女子自门隙窥之,问曰:“谁耶?”以姓字对,曰:“寻春独行,酒渴求饮。”女入,以杯水至,开门,设床命坐,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妖姿媚态,绰有余妍。崔以言挑之,不对,彼此目注者久之。崔辞去,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崔亦眷盼而归。嗣后绝不复至。

\n\n

及来岁清明日,忽思之,情不可抑,径往寻之。门院如故,而已锁扃[1]之。因题诗于左扉曰:

\n\n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n\n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n\n

后数日,偶至都城南,复往寻之。闻其中有哭声,扣门问之,有老父出曰:“君非崔护邪?”曰:“是也。”又哭曰:“君杀吾女。”护惊起,莫知所答。老父曰:“吾女笄年知书,未适人,自去年以来,常恍惚若有所失。比日与之出,及归,见左扉有字,读之,入门而病,遂绝食数日而死。吾老矣,此女所以不嫁者,将求君子以托吾身。今不幸而殒,得非君杀之耶?”又持崔大哭。崔亦感恸,请入哭之。尚俨然在床。崔举其首,枕其股,哭而祝曰:“某在斯,某在斯。”须臾开目,半日复活矣。父大喜,遂以女归之。

\n\n

注释:

\n\n

[1]扃(jiōnɡ):门窗。

\n\n

赏析:

\n\n

《崔护》是《本事诗》中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故事中的崔护是唐代的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他的活动时期当在贞元、元和年间,官至节度使。今存七绝二首,其中《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便是本篇故事的张本。

\n\n

故事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先是写崔护清明郊游,口渴求水,与一位可爱的少女不期而遇。两人一见钟情,但拘于礼仪,仅止眉目传情而已。接着写第二年清明,崔护“情不可抑”,满怀期望来寻故地。谁知又尝闭门羹。崔护惆怅之余,题诗门扉而去。这就是上面所引的那首脍炙人口的《题都城南庄》。故事的第三部分,写数日后,崔护心有不甘,复往寻之。谁知少女在看到崔诗以后,已伤心绝食而死。崔护悲痛欲绝,伏尸大哭。少女复活,两人终成连理。

\n\n

这是一篇十分典型的唐人小说。首先,故事充满传奇色彩。少女为情而死,又因情而复活。其次,唐人的小说深受史传文学的影响,全文以崔护的行踪为线索,对少女的描写完全通过崔护的所见所闻乃至内心感受来实现。故事虽然以团圆的喜剧结束,但又充满着哀怨缠绵、惆怅悲伤的情调。那首门扉题诗恰好成为故事的主旋律。这些地方都表现出了唐人小说的特点。

\n\n

虽然作者的笔头紧紧地跟定崔护,但是,故事中光彩夺目、令人掩卷难忘的形象却是那位痴情的少女。少女和崔护的相遇纯属偶然,崔护乞水,恰好就到了她家,看来他们是有一种缘分。少女先是“自门隙窥之”,然后才来开门,可见她很谨慎。崔护应邀进屋,少女“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可见这位小家碧玉,在一见钟情以后,有一点情不自禁。倚桃而立的描写,也正是后面的诗句“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根据。这正是作者的细心之处。“妖姿媚态,绰有余妍”,这是借情人崔护的眼睛来写少女的妖娆,同时也就写出了崔护爱慕不能自已的心情。崔护“以言挑之”,少女“不对,彼此目注者久之”。寥寥几笔,写出一位初恋少女的羞涩忸怩。最后,两人惆怅分别,少女“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

\n\n

一年后崔护来寻故地,乃是一个过渡的段落,但是,那首表达爱情的七绝却是令人意想不到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这首诗进一步触发了少女的相思之苦,使这位本来就“常恍惚若有所失”的少女再也承受不起爱情的折磨,竟然“绝食数日而死”。

\n\n

作者没有平铺直叙地推出这个悲剧性的情节,而是借少女父亲之口,补叙出来。“君杀吾女”一句,自然是意在造成情节的曲折,同时也加强了少女为情而死所造成的震撼性的效果。

\n\n

(张国风)

\n\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