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对公众开放的首届中国(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现场人气爆棚,单日人流量接近5万人次。当天,活动主办方决定将11月27日和28日原定闭馆时间从下午5点推迟到晚上8点,并在官网重启预约通道。
这两天的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十分热闹。虽然观展需实名预约和实名登记,进入展馆需刷验本人身份证、测温、查验健康码和行程码,但每天一大早就有大量人流涌向武汉国际博览中心,不少市民举家来逛展打卡、拍照留念。展馆内观众摩肩接踵的热闹场景,让人很难想象武汉曾经是一座因为新冠肺炎疫情而“封城”76天的城市。
家门口的文旅盛会让市民释放激情
中国(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是我国首次设立的文化和旅游多业态融合的国际性展会。
展馆内,经典景区、旅游线路、文创产品……琳琅满目,精彩纷呈;VR体验、电竞游戏、动漫文化、露营房车……各种新鲜玩法让人目不暇接;天南海北的地方文艺,给逛展观众带来一场场视听盛宴。
一位年轻的男性观众说,各地展馆都想把自己本地的特色给展现出来,能展出来的都是高颜值的。在武汉能看到这么多美景,感觉真好。在展馆走一圈,就可以知道每个地方有什么特色,以后旅游想去哪个地方,现在可以提前做好功课。
一位参展的业内人士说,因为不时有散发的疫情,很多市民外出旅游的计划受到搁浅。现在家门口有一个可纵览天南海北美景的机会,大家的激情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了。
武汉人对这次展会的热情,不仅出乎展会举办方的意料,也让全国各地的参展商喜出望外。
文旅融合增加展会吸引力
这届博览会以“美丽中国 美好生活”为主题,设有1个综合馆、八大展区、1个中央大舞台、1个文旅集市、N场产品交易会。
文旅融合是这次展会的最大特色。展会上,精美绝伦的自然风光、精彩的文艺表演、创意十足的文创产品、美味的地方小吃,让观众流连忘返。
家住武汉市洪山区的马奶奶,今年71岁,她跟女儿、女婿和外孙早上7点钟就出门,换乘了四趟地铁才到展馆。她说,虽然退休了,但她依然关心国家大事。“年龄大了出不了远门,看展会,既能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又能感受各地的优秀文化。”她说,看了几个展馆感觉都非常震撼,要带着家人把所有的展馆都逛完。
随团参加本次展会的新疆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渠道专员艾孜买提·吐尔逊说,新疆馆主打“新疆餐桌”,想借助新疆特色文化主推新疆的大美风光和优质旅游路线。
本次展会新疆馆是最受观众喜爱的展馆之一,新疆专业舞蹈团队带来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特色舞蹈,深受武汉市民喜爱。每次有歌舞表演的时候,新疆馆人山人海,观众里三层外三层。艾孜买提·吐尔逊说,新疆馆能得到观众的认可,他感到很高兴。他认为这是参加这次展会最大的收获。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11月26日参加在武汉举行的2021中国文化和旅游高峰论坛时说,自2018年中央决定组建文化和旅游部以来,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文化和旅游行业的传统边界被打破,初步形成了文化和旅游发展的合力。
高科技为盛会画龙点睛
这届博览会不仅是中国文化和旅游资源的融合汇聚,文化和旅游多业态融合也成为行业的风向标。
这次展会的最大亮点“大美中国”综合馆设在最靠近观众入口的位置,展示了国内最大的双面环绕柔性屏卷轴。360度曲面屏幕上既展示着写意的“千里江山图”,又呈现着现代的大美中国。一进门,几乎所有观众都被巨屏上缓缓流动的“千里江山图”深深震撼,不少人在巨屏前拍照留念。
湖北馆以“极目楚天舒”为主题,主打“黑科技”,以“真人演绎+沉浸光影”虚实结合的形式展演高山流水、屈原行吟、昭君故里、陆羽著茶经、龙船调等湖北民间特色传奇,呈现荆山楚水的壮美景观和文化底蕴。而湖北馆中的“千年梅树”景观尤其引人注目,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的“梅花香自‘光芯’来”。每朵梅花都安装了高精度AI控制芯片,同时也是厘米级定位精度的消费类芯片。
这两天,上海馆的机器人咖啡柜成了网红打卡点,咖啡爱好者将柜机围了三层。“机器人咖啡柜内置有咖啡豆、泡好的牛奶等材料,可根据客人需求自动配料,除了定时补充原料、清倒垃圾,几乎不用人工操作。”上海馆工作人员介绍,一台机器可连续制作300杯咖啡。
本次展会6万平方米的展馆里,处处体现着“硬核科技”。科技赋能,让旅游“炫起来”,也让文旅有了新花样、新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