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情绪总能引爆网络

“宝宝,你不能总是吃肉,也要多吃一些蔬菜。蔬菜有营养,对长身体有好处。”假设一位年轻的妈妈如此劝说只爱吃肉的孩子,孩子会因此而多吃蔬菜吗?很明显,一般这样讲都没什么用。对小孩子而言,好吃是最直接的,可以引起积极的情绪,“营养”则有些太过理性了。正如婴儿生下来就会哭,但什么道理都不懂,情绪最容易引起人注意,也是人产生行为的直接驱动力。对于人来说,最原始、最本能的东西便是情绪。我们常常说:听过许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人的情绪与认知,就像汽车的油门和刹车一样:情绪让人躁动,认知使人冷静。情绪,是诱发人产生改变的底层逻辑,在线下是如此,在网络空间更是如此。

在《疯传》一书中,作者总结了传播力的六项原则,“情绪”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则。要使一件事情像病毒一样传播,就一定要让这件事情充满情绪。这也成了许多视频博主的一条“金标准”:在视频前几秒内,最重要的是激发观众的情绪。比如,许多短视频的头几秒往往会把整段视频中最能引起人情感共鸣的部分剪辑出来,或引起惊恐,或引人大笑,或令人意外,或引发同情、紧张、焦虑……

网络空间的情绪传染也被称为“后真相”现象,即情绪对舆论的影响超过事实的影响力。2016年,“后真相”被《牛津词典》选为年度词,用来形容一种不健康、不正常的舆论生态,主要指媒体信息依靠煽动情绪、强化偏见来引起广泛传播,其所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客观事实对人们的影响。

网络空间,更容易产生后真相现象。主要原因有:其一,网络空间的匿名性特点,使得责任相对分散,在网络上制造、传播情绪化的信息,不像现实生活中那么容易承担责任,个体可以更加大胆地在网络中表达不满、愤怒。其二,互联网上海量的信息,让我们越来越没有办法关注各方面的事实,于是网络的过滤功能开始启动,帮助我们找到那些最需要关注、最有用的信息。这听起来似乎是一件好事,但同时也让信息越来越同质化、越来越窄化,以至于使人更自以为是,甚至偏激化。其三,网络中,更容易遇到“志同道合”的人。当越来越多的人受到同样一种情绪的感染,便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各种网络群体,并产生群体极化。在群体作用下,人们会比个体决策时更加放肆、冒险和极端。

情绪分为很多种,并不是所有情绪都容易得到传播。研究发现,那些心理唤醒或激活程度高的情绪(比如惊奇、快乐、焦虑、愤怒)更容易引起人们分享、转发和发表评论,携带高唤醒情绪的事件更容易在互联网传播。人是社会性动物,人们喜欢与他人分享各种信息,尤其是带有情绪性的信息,激发和激活他人的情绪本身就是自我对他人产生影响的最佳途径和方法,也是自我价值感的重要来源。情绪共鸣、情感共振是人际联结的直接表征,因为它能够证明自己的感受被看到了,自己与他人因为情感的联结而变得更加亲近。情感越浓烈,“我们”的感觉就越明显。因此,对于特别好笑的段子,特别意外的故事,我们总希望转发给身边的小伙伴。一旦展开分享,人与人的联结就开始了。

在诸多情绪中,愤怒和焦虑最容易引爆网络。备受关注的网络舆情事件,往往都带有强烈的愤怒或焦虑情绪,例如性别歧视、医患关系、住房问题、教育公平等。这些话题所牵涉的社会问题,积压了一定的社会情绪。因此,在一个关键事件出现之后,网民会借此把原本就有的情绪表达出来,以至于有时事实本身都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某件事情是否携带了相应的问题线索和情绪特征。

愤怒是一种内心不快的反应,它是由感到不公和无法接受的挫折引起的。而焦虑则是一种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网民在网络舆情事件中,比较容易把自己等同于事件中的弱者或受害者,会联想到自己可能会在将来的某一天,遭受类似的不公,有同样的无助感。因此,在网络社会治理中,要高度重视情绪问题,尤其是要及时疏解群体愤怒和焦虑情绪。

(作者系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