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网络科普环境,平台应担起责任

“口罩消毒残留物会致癌,千万不要直接戴。”这样似是而非的说法曾经在互联网上流传,甚至最后“变种”为一个谣言——口罩致癌!类似的“喝牛奶致癌”“金针菇含甲醛”等不实信息也时不时出现,“带歪了”公众认知。近日发布的《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提出,各类新兴媒体要强化责任意识,加强对科普作品等传播内容的科学性审核。其中,网络平台是科普内容发布、传播的重要渠道,维护网络科普环境,平台应主动担责,把好审核关。

网络平台上的健康科普内容五花八门,有权威的精品作品在传播健康科普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但亦有部分作品既没有标注权威来源,也没有经过相关专家审核,甚至存在一些明显的错误,作者或出镜“专家”的身份更是未知。同时,有的作品存在带货现象,打着科普的名义,实则是为了宣传某些药物或保健品。这些内容有可能误导公众,产生不良影响和后果。

健康相关科普在网络平台中往往能引起广泛关注,其科学性、准确性容不得虚假。平台要把好资质审核关。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日前出台了《互联网对于用户账号信息管理规定》,其中指出,对于申请注册从事经济、教育、医疗卫生、司法等领域信息内容生产的账号,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要求其提供服务资质、职业资格、专业背景等相关材料,予以核验并在账号信息中加注专门标识。然而,网络平台目前仍有许多资质、身份不明的科普账号和科普信息发布人员。这再次提示,平台要规范管理发布科普内容的主体,明确其身份、资质、背景等,加强准入资质审核。

平台要加强内容审核。尽管网络信息庞杂,平台很难逐一审核科普内容的准确性,但应该不断探索建立防范风险的内容审核机制,对发布和传播虚假健康信息的行为予以处置;还可对各方观点不一、或存在带货行为的内容,通过“打标签”的方式提示公众“该内容可能存在争议”或“该内容为赞助,请结合个人实际情况选择”;同时,应鼓励公众在看到存在虚假、错误或恶性带货行为的内容时积极举报投诉。

医疗健康类科普专业性比较强,公众常常难辨真伪。因此,网络平台中科普知识的生产者、传播者更需要有责任心,确保自己发布、传播内容的科学性;同时,公众要敢于监督、质疑不正确内容。

原标题:净化网络科普环境,平台应担起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