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高明,山东临沂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从16岁参军到30岁转业,高明把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岁月献给了军营。“八一”建军节前夕,《临沂日报》记者对高明进行了专访。
记者:高明老师,您好!不久前,您的散文集《那年,拍电影》和读者见面了,至此构成了您的“电影三部曲”,再次引起读者普遍关注。能给大家谈谈您的创作初衷吗?
高明:“电影三部曲”是由我的三本散文集构成,分别是《那年,放电影》《那年,看电影》《那年,拍电影》,内容时间跨度数十年,字数约66万字。“三部曲”选择从电影的视角阅览社会大书、铺展人生长卷。一方面源于我和电影有着不解之缘,从小喜欢看电影,参军以后放电影,也是在部队放电影时提拔的干部,后来从事宣传文化工作又拍过电影,这独特的人生经历,给了我独特的感受体悟;另一方面,收录在散文集里的一些文章,是我人生片段的真实记录,就像电影的蒙太奇分镜头一样,向大家讲述一个个引起共鸣和思考的故事。这些文章都带有深深的沂蒙烙印,闪烁着沂蒙色彩,呈现出关于沂蒙的共同记忆,展示了普通民众的大爱情怀和沂蒙精神在新时期的传承弘扬。用手中的笔、心中的情、骨子里的爱,给中华散文呈现出沂蒙新鲜的色彩、美丽的故事和飞速发展的变化,是我始终秉持的创作理念和文学自觉。
记者:多年来,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您笔耕不辍,是什么让您始终保持创作激情?
高明:回望创作之路,让我拥有持续动力和创作灵感的精神内核,可以归纳为“一个情怀、三个情结”。“一个情怀”就是歌者的情怀。我是在党的教育培养下成长起来的,蒙山沂水养育了我,党给了我五彩笔,沂蒙大地给了我感恩的心。用自己的作品传承沂蒙精神、讴歌伟大的沂蒙人民、记录沂蒙大地日新月异的变化,是我们宣传文化工作者对沂蒙母亲的反哺和回报,更是义不容辞的使命和担当。“三个情结”就是与生俱来的沂蒙情结、终生难忘的军旅情结和十分钟爱的文化情结。三个情结由生长环境、个人经历、性格心理积淀而成,既处于不同的层次——沂蒙情结是根,军旅情结是魂,文化情结是源,又相辅相成,历久弥新,为我的文艺创作提供了强大的内在支撑。
记者:您的作品中充满了对沂蒙的深情眷恋,让人感受到发自内心的、强烈的、属于沂蒙的时代豪情,感染了无数读者。能给我们谈谈心中的沂蒙情结吗?
高明:“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蒙山沂水养育了我,这片美丽厚重的红色沃土赋予我山的性格、水的柔情、英雄的魂魄。她不仅拥有三千年的传统文化、感天动地的红色文化,更拥有新中国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鲜活的现代文化。既然生于斯、长于斯、眠于斯,怎能不歌于斯、哭于斯、爱于斯。沂蒙情结是我在这片大地上深深扎下的根,汲取不竭的创作营养,倾尽一生我只愿做“蒙山沂水的歌者”。除了文学作品,截至目前,我创作的歌词直接反映沂蒙精神的就有30多首。归根结底是深入到骨子里的沂蒙情结,强烈推动我要为沂蒙和沂蒙乡亲放歌,为那些热爱沂蒙、建设沂蒙的人们放歌,为这个时代留下珍贵的关于沂蒙的集体记忆,激励大家共同织就大美新临沂的宏伟画卷。
记者:您的作品中军旅生活题材占了很大比重,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军人的气息和气质,表面质朴无华,但更有血性和情深意长。这是不是体现出您所说的军旅情结?
高明:的确是这样。“一朝高原军旅情,终生鲁地望长安”,15年的西北戍边经历给我的人生打上了深深的军人烙印,也是我一生的骄傲。我来自革命老区,军营生活更加深了我的军旅情结。部队是一所大学校,它把我从一个青年工人锻炼培养成为一名军人。从16岁参军到30岁转业,我把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岁月,献给了永远难忘的军营,献给了祖国美丽的大西北。部队教会了我责任担当、勇敢忠诚和牺牲奉献,让我终身受益。“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虽已退役多年,但我常常思念我的老战友和老首长,无数次梦回老营房,耳畔响起亲切熟悉的军号声,抬头望见那轮熟悉的边关冷月。时光流逝,我会淡忘很多事情,但唯独难忘的是战友情深,我的心依然留在部队,我这一生也一直行走在军旅之路的延长线上。军旅情结是我的魂,把红色基因写入我的血脉,自然而然也就体现在思想上、言行中、作品里。
记者:您身上的艺术魅力应该归功于内在的文化情结,能给我们分享一下吗?
高明:内心的这份文化情结一方面源于家风的熏陶,因为我的父母亲都是教育工作者,另一方面是在多年的工作中逐步养成的。我的外祖父给子女立下了“勤学立身,雅气和晖”的家训。我从小就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把外祖父的藏书当作童年最好的“玩具”,“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可以说是外祖父为我开启了一扇通往文学的大门。后来参军,先是放电影,军校毕业做指导员,都是需要不断丰富文化知识的岗位。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每天的生活状态就是“读书——写书”。写作四十多年来,每日手不释卷,醉心文史,问道古今,每日笔耕不辍,心无旁骛,上下求索。这份文化情结是日积月累的结果。
原标题:沂蒙老兵赤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