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师到学生,“两代院士”成中国鱼类学界佳话

刘建康(1917年9月—2017年11月),鱼类学家,中国淡水生态学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生能得遇名师,可谓三生有幸。我国淡水生态学奠基人、鱼类实验生物学的主要开创者刘建康,就幸运师从伍献文院士,在其指导下深耕鱼类学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1936年,刘建康第一次见到伍献文。当时,伍献文受邀到东吴大学讲学,刘建康慕名聆听了报告。会后,导师刘承钊喊住了刘建康,借此机会让他认识这位鱼类研究大家:“陪伍献文先生一起吃个饭吧,一会儿你有什么问题,就当面请教伍老师。”

首次和知名教授坐到一起,刘建康有些紧张,但伍献文不仅毫无架子,还热切地与他交谈,为他推荐了大量的鱼类著作和论文。

之后刘建康大学毕业,成为伍献文的研究生,正式步入鱼类研究领域。不过那时候,伍献文的研究工作环境因研究所搬迁(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从南京迁到四川北碚)并不乐观,办公室兼实验室是山坡上的4间平房,两间用竹片糊上泥巴作墙的低矮小屋,就是教师的宿舍。

刘建康目睹过恩师带孩子爬屋顶修烟筒,知道他曾偷偷卖掉新毛衣支撑家庭开支,但日子过得再苦、再难,他知道老师的研究工作也没落下,保存的鱼类研究著作更是完好无损。这种对科学事业的执着、鲜活的学术信仰,让刘建康极为震撼,心生感动,也忽略了不少环境带给自己的窘迫。

他一头扎进鱼类研究事业,专心向伍教授学习钻研鱼类知识。在伍献文“自由学术、勇于探索”的教育引导下,刘建康从1940年至1947年,或与恩师合作,或独立研究,还连续发表了多篇有关黄鳝和其他几种鱼类的气呼吸机理研究报告。那段时间的经历,在刘建康的晚年采访中时常出现,是他认为自己最具创新成果的阶段。

其中1944年,27岁的刘建康在论文中揭示了“鳝鱼卵刚孵出时全是雌性,长大后逐渐变成雄性”这一奇特现象,被国际生物学界评论为“打开了一个新颖研究领域之门”。

也正是这篇令刘建康声名大噪的论文,伍献文曾亲笔把自己的名字划掉。刘建康还记得恩师的话:“当时我拿文章给他看,他说,‘这篇文章你花了很多功夫,而且成果很有分量,会有识货的杂志发表的,你单独署名吧’。”

伍献文是一向不爱占学生便宜的人。据刘建康回忆,如果是老师自己的论文,有学生参与过实验,就一定是大家联合署名。如果是学生自己的论文,老师即便做过指导,也拒绝署名。此外,“伍老师从来只吩咐学生做与专业有关的事,家里的大小私活从不要求学生帮忙”。这种公私分明的态度让刘建康印象深刻,也是他传承、恪守的师生相处准则。

刘建康从伍献文身上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教育方式,还有做人的良善。他曾在访谈中提及,恩师被同事们称为“儒医”,在战时缺医少药的北碚,经常自愿出诊,多次使病人转危为安。身处困境却不忘救死扶伤,恩师的大爱胸怀深深触动了刘建康。

后来刘建康与伍献文大女儿喜结连理,这对师生成了翁婿,在了解到抗美援朝需要援助时,他们毫不犹豫将合作编写的、十多万字的通俗读物《鱼》的稿费悉数捐出,以“小家”之力支援“大家”。

(文:采集工程项目办公室/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