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开展三峡库区腹地生态保护修复

《中国自然资源报》记者日前从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获悉,重庆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已被纳入国家“十四五”期间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重庆计划用3年时间,在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提升三峡库区腹地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能力。

据悉,该工程是实现重庆三峡库区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的关键一环。工程项目区处于三峡库区中间区段,是三峡库区水土流失与面源污染问题最突出的区域。重庆根据项目区生态本底和地形地貌特征,按照上游、中游、下游3个分区,划定了8个修复单元,统筹部署了9项重大工程,54个子项目,计划总投资55.38亿元,推进上中下游、山上山下、左右岸、干支流综合治理与系统修复。

在项目区上游,工程主要采取坡耕地农田径流拦截与再利用、土地平整、低效林改造等措施,防控面源污染,改善石漠化状况;在项目区中游,工程主要采取土地平整、雨污管网改造、库岸整治等措施,防控面源污染,增强岸线缓冲功能,提升消落区生态功能;在项目区下游,工程主要采取封禁治理、保土耕作等措施,巩固山体水源涵养功能,提升水土保持能力。

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工程将针对性解决区域水土流失、面源污染、石漠化及消落区生态功能退化等问题,保护好皇华岛、石宝寨、独珠半岛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保障长江干流Ⅱ类水质稳定达标,同时提高区域内特色农产品、历史人文资源等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切实增强人民福祉。

原标题:重庆开展三峡库区腹地生态保护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