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岁的鲁成是西南大学的教授,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的首席科学家。2020年重庆市“最美科技工作者”奖项上,鲁成获此殊荣。
认识鲁教授的人都说,他的实验室,全是农户的养蚕室、农村的田间地头。
作为我国著名蚕学家、现任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很多人都劝鲁教授歇一歇,可他却说,“不趁着年轻跑得动多跑跑,等到老了想跑,速度就没那么快了。”
鲁教授头发已经全白。逆行人生,正在路上。
他35岁从讲师被破格晋升为教授
1957年12月,鲁成出生在重庆长寿县(现长寿区)。
1977年,鲁成考入当时的西南农学院蚕桑专业。20岁进校时,尽管对蚕桑专业多少还有些生疏,但来自农村的他却觉得,自己所学的专业,今后肯定可以造福乡亲。于是,他一头钻了进去,没想到,这一钻,就是大半生。
1985年,鲁成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工作,他自己都说,“没想到,35年的从教生涯这么快就过去了”。
作为我国著名的蚕学家,鲁成先后师从我国家蚕遗传学奠基人蒋同庆教授和国际著名蚕学家向仲怀院士,是蒋同庆教授指导的首批硕士生之一和向仲怀院士培养的第一位博士,由于专业素养和学术功底十分扎实,1993年,35岁的他就从讲师被破格晋升为教授,是当时全国蚕学界最年轻的教授。
带动全国产业转型升级
长期从事家蚕基因研究,从基因资源收集保护、基因库构建、遗传学研究,到细胞遗传工程、基因组与功能基因、分子改良技术与遗传育种,鲁教授的不断创新进取,为振兴我国蚕业科学作出了突出贡献。
1982年至1991年的10年期间,他先后与两位导师合作,在“家蚕基因库、基因分析及应用”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91)和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1992),是我国蚕学研究的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奖。
以这些业绩为重要支撑,当时的西南农学院蚕学学科建成全国第一个部级重点实验室——农业部(现农业农村部)蚕桑学重点开放实验室(1992),获批博士学位授权点(1993)。此后又一个10年间,鲁成教授作为蚕桑学重点实验室的常务职责人,与向院士一同发展了蚕桑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工程研究,实施了蚕的分子育种研究和线粒体基因组计划,绘制了家蚕的多种分子遗传图谱,培养了一批青年人才,并于2002年建成特种经济动物饲养(蚕学)国家重点学科。
2008年,蚕桑作为重要农产品之一被列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鲁成教授入选首批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之一,并任遗传育种功能研究室主任。进入“十二五”,他当选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
“我可不就是一个农民”
在鲁成教授的带领下,研究制定了我国蚕桑体系产业技术发展路线图,引领全国蚕桑现代技术研究和发展。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蚕桑生产在“省力、高效、多元化”方面,突破多项重大技术瓶颈。其中省力化技术集成创新成效显著,据不完全统计,生产每公斤蚕茧所需的劳动时间由2007年的6小时多,降为2015年的4小时左右,最近部分规模化试验点已降到1.5小时左右;张种产茧量由2007年的36.16kg,提高到2017年的40.51kg。
同时,基于研发的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等成果,在18个蚕桑主产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试验示范和成果转化的基地网络,使蚕桑生产综合效益提高30%以上。至今,在鲁成教授的主持下建立起了国际领先的中国现代蚕桑生产技术体系,极大地推动了全国蚕桑产业的转型升级。
夏天最热的时候,鲁教授在路上。
2019年8月,四川武胜安泰茧丝绸集团的生产车间里,鲁教授和企业的负责人顶着室外50来度的高温,穿梭在生产车间,蚕桑养殖,作为当地老百姓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承载了很多人的希望,对于鲁教授此行,大家都深表感激。
为了干起活来利索,鲁教授穿得非常朴素,短袖T恤加短裤,行走在田间地头时,黝黑的皮肤,常让人把他误认为种桑叶的农户。
对于别人的误解,鲁教授笑说:“我可不就是一个农民嘛,地地道道的农民。”
为小蚕人工饲育奠定基础
2018年4月13日,是鲁教授难忘的日子,这天,在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召开了国家原蚕人工饲料饲养实用化现场观摩研讨会,会上,试验成果让鲁成兴奋不已。
“3月13日才养的品种叫‘菁松’的小蚕,前天就开始上山报喜啦!”鲁教授还记得,当时与来自四川、山东、浙江、广西等地的7名国家蚕桑产业体系科学家聚在一起,观摩原蚕人工饲料饲养实用化现场。走进养蚕大户季彬的养蚕室,看到10张原蚕陆续结出丰收果实,真是喜出望外。
“我问他,这些蚕宝宝全部喂的人工饲料吗?”在得知全部喂的绿颜色的人工饲料后,鲁成兴奋起来,“如东县在全国率先推行全龄人工饲料育,今年(2018)又在国内第一家实现从全龄人工饲料育到原蚕人工饲料饲养的新跨越,为推进5000年的栽桑养蚕传统产业的转型发展树立了样板。”
人工饲养的好处,是让农户的腰包越来越鼓,2017年,每吨蚕丝卖到50多万元,蚕丝服装越来越受到青睐,但栽桑养蚕的农民越来越少,人工饲料养蚕前景广阔,让蚕品种适应人工饲料的科研迫在眉睫,如东开了一个好头,今后要“全国一盘棋”,加强协作,加快推进人工饲料养蚕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的步伐,让创新成果结出现代化、工厂化养蚕的大产业。
如今,在鲁成教授的组织协调下,经过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以及有关蚕业科教机构、生产技术推广机构、茧丝绸企业、饲料企业等的持续努力,目前我国在人工饲料适应性蚕品种、人工饲料配方、饲料加工、饲养技术与设施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并已经实现产业化示范应用。目前仅在广西就设立人工饲料养蚕示范点16个,为全面推进小蚕人工饲料工厂化饲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要让蚕区造福千家万户
为让农户在养蚕中得到切实的收益,鲁成教授作为农业农村部指定的14个特困连片区域之一滇桂黔石漠化区的扶贫工作总协调人,积极联系38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对该地区的61个县进行深入调研,并形成《滇桂黔石漠化区扶贫关键技术研发项目报告》上报农业农村部,加快推动了当地农村的脱贫致富进程。
他的足迹,遍布祖国大好河山的农村。
鲁成教授长期坚持深入基层第一线,对贫困区域蚕桑发展现状、产业特点和产业发展技术需求进行全方位的调研和了解。鲁成教授进行实地规划,并根据贫困地区的实际条件,建立蚕桑试验示范基地。期间,在国家级贫困县推动的蚕桑品种及新技术示范达150余万亩,蚕品种示范达140余万张,有效地增加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增收约15亿元,解决30余万人就业。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当地的养蚕户韦大伯说,这位鲁教授,比他这个农民更接地气,更懂农民的心。
为认真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打造一批‘一县一业’示范样板”的精神,在鲁成教授与相关专家多次调研论证后,把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将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宜州区和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作为服务重点示范县。
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种种困难,鲁成教授密集深入广西河池宜州区和四川南充嘉陵区洽商样板县建设事宜,分别形成了相应的实施方案,并与广西河池宜州区人民政府签订了《关于开展蚕桑全产业链战略合作的框架协议》。在鲁成教授的组织协调下,广西河池宜州区和四川南充嘉陵区进一步召开了“一县一业”建设工作交流会,有效地推进了样板县的建设,同时也为蚕桑产业助力脱贫攻坚提供了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