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科普书“矮化”为低幼书

手头“闹书荒”的时候,我会到网络平台上搜索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科普图书。但打开这些网站后,我却有些错愕——科普图书理所当然地被归类为儿童或者低幼类图书,被推送到我眼前的,往往也是众多适合儿童或者中小学生阅读的科学作品。

实际上,这是一种刻板印象。至少从图书销售方来说,他们现在仍倾向于认为科普是针对少年儿童的。殊不知,科普图书其实是几乎所有人所需要的。

任何人都不可能掌握所有专业领域的知识,如果他想去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就需要诉诸其他途径,比如阅读科普图书。也就是说,所有人都可以、都可能也都应该成为科普的受众。我们常说科普不是“小儿科”,而应该是“全科”。商家有必要对图书的分类进行一些调整,不能理所当然地认为科普就是针对少年儿童的,而忽视其他人群对科普图书的需求,这是对科普图书的一种狭隘理解,或者说是对科普的“矮化”。

由此引申开来,我们需要进一步破除对科普的刻板印象。如今的科普已经从单纯传播和普及知识,跃升到了传播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等的更深层次。其中,对科学方法的传播与普及尤其重要,因为科学的精髓就是其方法。强调科学方法的科普,使公众在不必去执行困难的数学运算或记住多得可怕的大量事实的条件下,也能无可争辩地掌握真正的科学。萨根说过,如果我们只向广大公众讲解科学的发现和成果,而不讲解严格的科学方法,普通人怎么能够分清什么是科学,什么是伪科学呢?

除了破除刻板印象之外,科普还需要突破圈层。不突破圈层,它就难以形成良好的外部性,只能是一些热衷于科普以及对科普感兴趣的人的自娱自乐,甚至形成内热外冷的局面。从整体上来说,这并不利于科普效果的发挥,也不利于科学文化的形成。科学文化所追求的,是全社会在对科学理性认知的基础上而形成的某种文化或共识。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科普必须与其他社会因素融合,形成整体。

所以,无论是做科普的人,还是喜欢阅读科普图书或观看科普视频的人,都有必要破除对科普的刻板印象,让科普不再是一门选修课,而是要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门必修课。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不妨先从科普图书的分类做起。



原标题:别把科普书“矮化”为低幼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