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旅游情怀与青年精神相得益彰

旅游对青年世界观的形成,价值观、人生观的锻造至关重要。胸怀“国之大者”,把旅游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起来。旅游业要充分认识青年,把握青年群体的新需求。青年人要对旅游有更为深刻的认知,树立正确的旅游观。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旅游活动的重要参与者,也是旅游业发展的最大受益者。日前,国务院新闻办发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白皮书指出,文化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国际旅游等各类旅游产品应有尽有,青年走出去看世界的需求得到更好满足,逐渐从“只在家门口转转”转变为“哪里都能去逛逛”,新时代中国青年见识阅历更加广博。

青年阶段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时期。旅游带给青年的,不仅仅是感官上的愉悦,更凝练着成长阅历和时代印记。

旅游对青年世界观的形成,价值观、人生观的锻造至关重要。让旅游情怀与青年精神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一方面要胸怀“国之大者”,把旅游发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起来,在旅游中了解祖国、感怀时代、感恩人民、增进自信,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拉近旅游和青年的“距离”,旅游行业要充分认识青年,为年轻人参与旅游活动创造更丰富、多元,更具精神享受的供给。青年人也要对旅游有更为深刻的认知,树立正确的旅游观,在疫情后旅游业复苏、引领旅游新气象中发挥更大作用。

胸怀“国之大者”,把旅游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起来。要让青年了解旅游发展历史。新时代中国青年生逢盛世、共享机遇。得益于国家繁荣和时代进步,旅游不再是一种奢侈品,而是青年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正是祖国的富强、人民的伟大,才创造了当下“想走能走”“想看就看”的基础和条件,才能为青年一代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提供更多可能。

同时,要向青年人介绍中国旅游资源、底蕴和内涵,引导青年人增进对国内旅游的认识,增强热爱国家、热爱人民、感激时代的情怀,增强文化自信,在旅游中陶冶身心,养成胸怀世界、敢于担当的精神,更加开放自信地融入世界。

旅游业要充分认识青年,把握青年群体的新需求。“Z时代”青年群体的崛起、年轻游客逐渐增多,为新时期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新变化,业界要了解青年人的旅游诉求,创造更高质量、更符合青年口味的文旅产品。

青年一代旅行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旅行缓解长时间工作、学习的压力,释放疲惫的身心,他们更希望能够融入旅游目的地,深入体验当地人的生活;当代青年人追求个性,对出行方式及旅行元素的趣味性要求较高,到非传统旅游目的地旅行成为一种全新趋势。

寻找小众个性的地方,看不一样的风景,玩出独特新鲜的体验,成为年轻游客群体的新追求。此外,随着文旅深度融合,“IP+旅游”“观展+旅游”,甚至“展会+旅游”,成为出游新风潮。越来越多年轻人会为了一场音乐节,奔赴一座城市。

青年要对旅游有更为深刻的认知,树立正确的旅游观。年轻一代要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养分,特别注重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中获取力量。从理想信念更为坚定、身心素质向好向强、知识素养不断提升、社会参与积极主动等维度,为旅游活动增添色彩。要在坚定文化自信、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开展志愿服务中,发挥旅游行业青年人的力量,让新时代青年在文创产品开发和智慧旅游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属于青年,旅游行业的未来同样属于青年。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限制了很多人出行的脚步,给旅游行业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但困难总会过去,青年的勃勃生机也将在时代洗礼中持续焕发。

相信,随着国内旅游市场逐渐恢复,经过磨砺、淬炼的旅游行业必将再次迎来高光时刻。而在95后、00后一代青年的参与和推动下,旅游业也有望迎来更加多元化、个性化发展的新时期。

原标题:让旅游情怀与青年精神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