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是粮食生产大省,是保障全国粮源供应的重要“根据地”和“大粮仓”。2020年,其粮食总产再创历史新高,已经连续6年保持在1000亿斤以上。但是,山东也曾连续多年为小麦产量愁眉难展,直到一个人逆转小麦亩产多年停滞不前的局面。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齐鲁时代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余松烈,一位靠着麦田里的成就,站上国家领奖台的小麦专家。
1974年,余松烈主动要求到山东滕县的农村锻炼,整日与农民一起爬丘陵、过涝洼,考察当地的小麦生产情况。当时山东省的小麦生产水平总体偏低,全省平均亩产大约130公斤。尤其在滕县科学种田先进典型——史村,1966年全村平均亩产虽达370公斤,但此后一直徘徊不前,急需分析原因。
余松烈发现,以往的高产量与传统种植模式相关。村民多采用大肥大水、大量播种的方式,靠“种得多、投入多”来实现丰收,但种子、水资源、肥料浪费严重,每亩地的均收益并不乐观。
于是他找到史村老支书薛振祥,提出了“六改”耕作方法,即改品种、改播种量、改播种时间、改机器播种、改行距、改肥料。他的提议得到了薛振祥的大力支持。
为顺利展开工作,余松烈和老乡们下地,一边吃咸菜、喝地瓜稀饭,一边解释小麦群体与个体生长发育的矛盾,告诉村民要想麦子颗粒饱满,必须保证麦苗茁壮成长,抽穗期营养足够。
随着栽培知识的普及,“六改”措施逐步贯彻落实。到1975年夏收,史村全村小麦平均亩产457.5公斤,打破了9年不增产的“魔咒”,引起各级领导的关注。这也为余松烈的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在全县推广奠定了基础。
史村小麦创收后,余松烈更加忙碌。他向滕县农业局提出举办小麦培训班,即后来的“五七”农大。他亲授小麦栽培、育种、实验技术课程,培养主力学员,再让他们把技术带到各个村子的田间地头。农忙时,他还要去生产队指导种植。
原滕州市副市长刘希运回忆,1975年,他作为“五七”农大的学生,参加了余松烈的小麦精播点播试验,当时余松烈为给学员上课,连日劳累,还在讲台上晕倒了。
技术普及抓得紧,果然麦收时,滕县有11个村的小麦亩产超过500公斤。此后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在滕县全面推广,使全县80多万亩小麦连年丰产,亩产超过500公斤的麦田随处可见,超过600公斤的麦田有660亩。滕县,一跃成为全国的小麦高产典型地区。
同时“五七”农大小麦培训班也“丰收”了。158名学员成长为农业技术骨干,或是农业战线上的技术员、村干部,或担任农委主任、农业局局长等要职。1978年,余松烈的“冬小麦高产栽培的理论分析”还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
后来,余松烈被任命为山东省小麦技术顾问团团长,带领一个队伍为全省小麦生产服务。他们分析全省小麦生产状况,以县为单位,建立小麦精播高产示范推广田,完善夏秋粮增产技术体系,到1989年使山东省平均亩产达到264公斤。
余松烈也因突出的表现被聘为原农业部小麦专家顾问组成员,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他将技术推广范围扩大到黄淮冬小麦区,乃至全国,使其成为国家小麦生产的技术标杆。
“冬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还被认定为“八五”“九五”农业重点推广项目,1991年,其在全国累计推广的约1.1万亩小麦种植地中,实现43.6亿公斤增产;截至2010年,其累计推广增产小麦130多亿公斤,节约种子15亿公斤……
90岁高龄时,余松烈还会到高产攻关田考察,询问工作人员进展、表达对攻关技术的希冀,他嘱咐身边的科技人员说:“今年秋播,还是希望适时早一点,7日、8日播种为宜,争取达到亩产800公斤的目标。”
2014年6月,小麦亩产800公斤的目标终于实现了,这时余松烈虽已躺在病床上无法亲眼看见,但听到这个消息,他还是高兴得连连点头。
山东省小麦技术顾问团副团长王振林说,这块高产麦田,虽不是余松烈亲自指导管理的,但采用的栽培管理技术却是余松烈晚年创新的冬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文:采集工程项目办公室/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
参考文献:
1.《大爱化作田间行 余松烈传》,刘观浦、黄有惠、李燕,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年8月.
2.《余松烈毕生心血“洒”麦田》,中国科学报.
3.《心系田野——中国著名小麦专家余松烈院士》,福建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
4.《追记著名小麦栽培学家余松烈:一生牵挂在麦田》,农民日报.
5.《老友忆余松烈:忘不了一起吃咸菜喝地瓜饭的“老大哥”》,王鹏、董晓爽,齐鲁网.
6.本文图片来源于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网络版),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