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论文的原始手稿写了啥?

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珍藏着一份珍贵资料——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所写的、第一篇关于杂交水稻论文原始手稿。

手稿放在一本看似普通的棕黄色牛皮纸文件袋里,档案封皮题目处手写着“袁隆平早期综合材料原始手稿”。

档案共134页,起止日期为1965年至1981年,包括《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论文原始手稿、选育计划、汇报请示提纲等十四篇文章,共九万多字。一页页泛黄的纸张,记录了这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汗水与赤诚。

1959年到1961年三年间,我国遭遇严重的经济困难,粮食大幅减产。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大学生,袁隆平决心用所学专业解决粮食问题。

袁隆平曾说:“那三年困难时期,没有饭吃,日子是真难过啊!特别是我们国家,人口这么多,人均耕地这么少,粮食安全尤为重要。中国人的饭碗要拿到自己手里面,不要靠人家。”

1961年7月的一天,和往常一样,袁隆平行走在稻田里,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引起了他的注意。穗子又大又整齐,颗粒饱满,袁隆平高兴极了,估计这个品种产一千斤没问题,于是第二年他满怀期望地尝试了播种。

袁隆平生前回忆道:“第二年我把它播下去,播了一千株很好地管理,天天到田里面去观察,望品种成龙。结果一抽穗,大失所望,高的高,矮的矮,早的早,迟的迟,没有一株像原来那株那么好。”

虽然后续的试验并不成功,那株“鹤立鸡群”的水稻却启发了袁隆平:这可能是一株由两个品种优势互补形成的天然杂交水稻。那么是否可以用人工方法,利用杂种优势,培育杂交水稻?

水稻是自花传粉植物,一个小花既有雄花又有雌花,如果要让两个不同稻种杂交,用人工方法,给数以万计的花朵去雄、授粉,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设想;而另一条路径是,培育出一种雄蕊退化的水稻当母本。

于是,袁隆平踏上了寻找水稻雄性不育株的漫漫长路。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赵炳然是袁隆平的博士生,他说:“水稻开花,从上午十点开始,中午结束,因此袁老师需要在一天中最热的时段,到地里一株一株地检查。”

赵炳然说:“雄性不育和可育的花药是有区别的,但是你站在田埂上面,你是看不出来的,你要下到田里去,你要在开花以后,刚刚完成开花的和正在开花的,一穗一穗地去看。并且要选择晴好的天气,因为这样开花会更好,湖南的夏天或者秋天烈日下,是最热的时间段,在那样的情况下面,日复一日去地里看。”

袁隆平勾腰驼背埋在稻田里,检查了数万株稻穗,终于,1964年和1965年,在安江农校实习农场及附近生产队的水稻大田中,他找到了六株雄性不育株。

发现植株的过程、选育计划……被一个字一个字清晰地记载了下来。

1966年2月28日,根据手稿整理成的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在《科学通报》期刊中,成为袁隆平“杂交水稻”设想的开篇之作。

赵炳然说:“这篇论文发表以后,被当时科学技术委员会(现科学技术部)九局的同志注意到,并推荐给了九局局长赵石英,赵石英认为论文很重要,向当时的领导汇报,此后,袁隆平的研究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功夫不负有心人。1970年,袁隆平的学生在海南南红农场沼泽中发现1株花粉败育的雄性不育野生稻,命名为“野败”,杂交水稻研究从此打开了突破口。

1973年,袁隆平正式宣布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标志着我国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爱好自由、特长散漫”,但袁隆平却终其一生,行走在稻田中。袁隆平先生故去后,儿子袁定阳又接过了父亲的梦想:“十四五”期间,他将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种植耐盐碱水稻20万亩,帮助当地水稻种植户实现收入翻番。

赵炳然介绍,按照袁隆平生前的愿望,十年后能够拓展一亿亩盐碱地种植水稻,平均亩产300公斤以上,这样,每年多生产的300亿公斤稻谷可以多养活8000万人口;也许那时,他的“禾下乘凉梦”和“杂交稻覆盖全球梦”就真的都实现了。

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份原始手稿档案吧:红色的格纹纸上,那一个个整洁的手写汉字,如今已化作了播撒在大地上的种子。在袁隆平及其研究团队的努力下,我国粮食安全根基不断筑牢,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压舱石”的作用,中国人终于把饭碗牢牢地端在了自己手中。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栽培室主任李建武说:“我是2009年来到研究中心的,《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这篇论文是我们从事杂交水稻研究科研工作者必读的一篇文献。我们袁老师经常跟我们说,水稻专业是一门应用科学,电脑里面长不出水稻,书本里面的话也长不出水稻,要种出水稻一定要下田。他是这么跟我们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为了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极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