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是纺织工业原料
更是重要的战略物资
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
出口创汇主要依靠纺织品
棉花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但那个时候虫害频繁
棉铃虫几年就暴发一次
1992年我国棉铃虫大暴发
那时候防治不住
棉产区的学生都到地里抓虫
部队也帮助去抓虫
为了防治住棉铃虫而大量喷药
后来
我国计划引进一批抗虫棉品种
当时美国开出的条件非常苛刻
引进费超过1亿人民币
核心专利不外流
自力更生成为我国棉花自主生产的必经之路
在国家863项目的支持下
我国开始针对棉铃虫害问题研制抗虫棉
将抗虫BT基因转入棉花里
在碱性的条件下
产生的蛋白质能释放出杀虫蛋白
结合昆虫消化道表皮细胞的一个受体
BT基因只有结合到这个受体
才能引起细胞裂解产生毒性
就是这样的杀虫机理
我国的科研工作者在1994年研制成功出来
1995年
科研人员在BT基因的基础上
加入CPTI基因
这是豇豆里的一种蛋白酶抑制剂
主要是抑制昆虫的消化
棉铃虫吃得多了消化不良
然后再加上BT基因
进一步加强了抗虫棉的抗性
这就是双价抗虫棉
1996年
抗虫棉开始进入产业化生产
此后20多年没有棉铃虫害暴发
防治效果得到了棉农们的认可
到目前
国产的品种已经超过了200个
中国抗虫棉占的市场份额可以说达到95%以上
以绝对的优势占据了中国的市场
一个基因一个产业
一粒种子一个世界
抗虫棉提升了整个棉花产业
为我国在棉花基因育种技术上赢得了成功
总监制:宋乐永 梁成真
总策划:战钊 宋雅娟
记者:金赫
编导:金赫
制片:王友华
摄像:卢强 刘贤武
制作: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联合出品
中国科协科普部
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
原标题:繁星追梦|郭三堆:倾尽心力研制中国抗虫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