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不问赶路人——中国航天科工航天江南型号试验队新年攻坚群像素描

早上6时多,零下18摄氏度的戈壁旷野,寂静而辽阔。星光辉映,横亘在远方的山脉描摹出坚定的轮廓。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航天江南型号试验队的试验场,不同的岗位却是同样严谨的操作,静谧空气中流动着快速的节奏。

厂房内的设备似乎都被冻成了冰疙瘩,调度郑林去开了电出来。陈开宏、王家熠爬上车仔细地检查产品。车下,几双眼睛关切地注视着他们。风呼啸着从耳边刮过,此次任务的总指挥纪春涛顺手从口袋里掏出一副耳罩戴上:“这种情况很平常,有时候还得通宵达旦地干。”

寒夜,会议室通明。回想、预想、联想……讨论的声音此起彼伏,每个人都提出自己思考所得的细节和可能性,紧接着是商量下一步措施。航天江南副总经理张秋用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这是一项系统工程,有分工、有协同、有配合,必须做好细节,质量第一。”

工作一天之后,试验队夜晚的调度会也很有趣。当遇到有争议的问题时,会议室就变得很热闹,大家开始斤斤计较,执拗地坚持自己的想法。技术上的问题容不得半点马虎,在激烈的争执中,试验队员碰撞出更为严谨的作业程序。这样的碰撞很纯粹,都是为了试验任务的圆满完成。

岁末年初,因为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几支不同任务的试验队集中到试验场组成了一支100余人的队伍。工作时间、工作场地甚至连会议时间都会有交叉,但大家似乎又很默契,忙而有序。总队长茹文涛总结试验队的特点:统一领导、统一资源、统一调度、信息共享。因为,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航天江南试验队。

“明天有另外一个任务必须完成,但我们这项任务的节点也是明天。”调度会上,朱慧语速快而清晰,蒋忠良很干脆地回答:“没问题,我们明晚加班做,多晚都保证完成。”

朱慧到试验场已经过百日,从穿着短袖来到如今裹上厚羽绒服,第一次带队执行试验任务的他从最初的心怀忐忑到极快适应再到如今的驾轻就熟,只用了不到3个月时间。

焦尚裹挟着寒气从外面冲进来,他才去找了残骸,一进来就快步走到窗边埋头在电脑前的蒋金华旁,低声说着什么。蒋金华眉眼不抬地边和焦尚讨论,边眼手不停滚动鼠标看数据,他也是2021年8月就到达试验场开展任务的队员之一。有一次操作时天太冷又蹲太久,再加上连续奋战、过度疲惫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他的两个小腿莫名肿了起来。那会儿试验任务正吃紧,他咬着牙没去医院。后来好不容易趁间隙去了医院,医生诊断是皮肤软组织感染要求住院2个月,这个时间哪儿耗得起呢?蒋金华闷头打了5天吊瓶,一听试验任务开始了急忙又返回了试验队。

每天车辆调度和食堂协调微信群都会有几个热闹的时间点,哪个车跑哪儿、哪个车送哪儿,这儿要几份盒饭、那儿再送几份,众调度轮番安排、井井有条,司机和后勤也及时回应绝不耽误。

在试验队,“时间”这个名词是个多变体,有时候“时间”完全不是个事儿,问题没有讨论清楚,不管半夜还是凌晨,决不让问题过夜。更多的时候,它却极为重要,所有人在会议室锱铢必较、在阵地上争分夺秒,都是为了能在时间节点内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对时间很“豪气”的当数张华,有一晚,他通宵赶报告,直到第二天早上5时22分时潇洒留下一句话:“分析报告已写好,盘已刻好,在我卧室立柜里,我准备补觉了。”

骄阳升起,又是战斗的一天。试验队的鏖战还将继续,阵地上,一杆大旗迎着风猎猎飞舞,旗上几个大字熠熠生辉:航天江南试验队。

原标题:星光不问赶路人——中国航天科工航天江南型号试验队新年攻坚群像素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