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新基建” 推动四川成都高质量发展

中央强调要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称“新基建”)进度。加快布局“新基建”,从短期看,可有效对冲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现;从长期看,对持续提升城市运行能力和治理能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新基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指以5G、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当前,中央明确提出推进“新基建”,对成都来讲,顺势而为抢抓政策窗口期,加快推进“新基建”正当其时。

对冲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重要手段。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传统春节消费旺季受到严重冲击,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国内外贸易也受到很大抑制,一季度经济平稳运行面临较大压力。“新基建”投资回报率高、见效快,受疫情防控约束影响较小,在当前消费、出口受疫情影响增长乏力的情况下,推进“新基建”投资是稳增长最为直接可行的有效手段。同时,“新基建”具有鲜明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特征,更容易精准聚焦推进,对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更加积极和长远的意义。

把握历史发展机遇的必要举措。“新基建”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再升级,既是推动城市有机更新的“催化剂”,更是城市软实力、竞争力的核心所在。当前,成都发展迎来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成都国际铁路港扩容升级、成都东部新区加快成势等重大战略机遇,及时布局“新基建”,有利于成都持续提升城市能级,巩固发展优势。特别是目前东部新区基础设施正加快规划建设,同步推进“新基建”,将有利于东部新区建设高点起步,推动大运会等重大国际赛事的基础条件和硬件设施升级,高水平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支点,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动力。

升级产业结构的有效途径。加快布局推进“新基建”,将带动新一代信息技术、装备、人才等要素的投入,促进人力、物资、信息的高效流动,实现各类生产要素的快速连接和交换,推动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升级。同时,还将带动5G、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新技术提档升级,为人们工作、学习、社交、消费、投资等社会活动的方式演进创造条件,催化远程办公、在线课堂、智能消费、网络零售、数字娱乐等新产业新模式加快成熟,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提供优渥土壤。

增强城市韧性的内在需求。以“新基建”为支撑的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现代化技术及应用,将更有力地推动智慧城市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能力,维护城市平稳有序运行。推进“新基建”,还将促进传统基础设施加快转型升级,进一步完善城市配套,补齐我们在此次疫情应对中暴露出的社会治理、公共卫生设施、应急能力建设、物资储备体系等领域短板,为市民提供更多智能化的城市服务,增强风险研判和预警能力,提升应急管理调度水平,不断增强城市韧性。

成都“新基建”现状

5G逐渐成为成都发展的新名片。成都出台《促进5G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开展技术研发、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已联合三大运营商实现全市三环内、郊县热点区域5G及市域重点区域网络连续覆盖,2019年5G商用牌照发布后,在全国率先实现5G规模商用,建成我国首条“5G精品环线”,“成都公安交警5G直升机+无人机飞行编队”成为5G智慧交通管理应用范例,开展全国首个智慧医疗5G场景业务测试。预计到2022年,5G基站将超过4万个,处于全国一流水平。

大数据推动智慧治理成效明显。成都是全国首批智慧城市、信息消费和信息惠民试点示范城市,相继出台了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和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专项政策,形成了良好的产业生态,预计2025年成都大数据产值将达3000亿元。特别是不断丰富完善网络理政中心功能,汇聚643类35亿条数据,建成交通、城管、环保等17个智慧化应用系统,在本次疫情应对中,成都依托网络理政中心多次开展远程调度指挥,有力推动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但同时,仍然存在产业扶持政策落地效果不明显、市场秩序亟待规范等问题。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具备一定优势。人才培养力量充足,在蓉高校拥有12个与人工智能相关“双一流”学科和A类学科。相关政策体系完善,智能分析、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无人驾驶等领域逐步进入实际应用阶段,优势明显,引育人工智能相关企业300余家,形成了以行业龙头企业和本土骨干企业为代表的多层次人工智能企业集群。截至2019年4月,成都人工智能相关企业累计营业收入超过50亿元,关联产业规模超过500亿元。但是,在芯片及基础元器件等方面还缺乏重大原创科技成果。

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迅速。目前,成都城际高速铁路建设主要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展开,已开通运营成渝客专,全长308公里;成达万高铁年内开工建设,全长436公里;成渝中线高铁即将规划建设,全长约277公里。成都城市轨道交通共获批692公里,其中已开通运营7条线路、共计302公里。按照建设规划,至2020年底,成都地铁运营里程将达515公里。都市圈内已规划市域铁路S1至S12共12条线,总规模约507公里,其中S3线正进行用地、可研审批,S5、S11正在抓紧推进前期工作,其它市域铁路尚处于线网规划阶段,具体建设时序尚未确定。为进一步优化完善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推动市域铁路与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的融合,市域铁路规划建设还需加速进行。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整体良好。近年来,成都充电桩建设迅速发展,公用充电桩建设采用“快充为主、慢充为辅”的发展模式,数量少但公共服务能力强。截至2019年底,成都充电桩总数达2.21万个,其中公用充电桩1.03万个,公用充电桩中的6788个快充桩可服务6.8万—10.2万辆纯电动汽车,整体情况良好,但还存在公用和非公用充电桩比例不合理、公用充电桩过剩、充电企业普遍亏损、充电桩监督管理不规范、缺少常态化安全检查等问题。

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逐步建立。出台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政策措施,Handle标识解析辅根节点顺利落地,启动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2019年启动建设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积极推动、支撑企业上云上平台。在建立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比如,工业行业产业链覆盖不全导致核心供给能力不足、缺乏制造业龙头企业带领致使难以形成示范效益、政策鼓励支持力度不够、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加快、联网安全面临挑战,等等。

特高压项目建设尚属空白。成都电网属于典型受端网络,从负荷情况看,2019年成都电网最大负荷及日最大电量均呈增长态势、创历史新高,成都电网负荷水平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第3。目前成都电网现有和在建电网基建项目暂无特高压项目,从长远看,要进一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成都“东进”等核心发展区域提供清洁能源支持,确保川西水电送电成都特高压工程等项目顺利推进非常重要。

成都“新基建”发展对策建议

加快编制专项发展规划。联合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科院成都分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结合成都发展需要,加快制定“新基建”投资专项规划,纳入“十四五”规划一并实施。持续强化“新基建”基础研究,结合成都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产业优势,力争取得一批关键性技术突破。

抓紧谋划一批重大支撑性项目。在《成都市2020年重点项目计划》中,及时增加“新基建”项目比重,进一步加大对5G、充电桩、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将新老基建项目有机融合,统筹推进新区建设和建成区有机更新,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围绕天府国际机场及空港新城、国际铁路港及欧洲产业城、轨道交通及TOD工程、东部新区功能性项目等需要,积极谋划实施一批“新基建”项目。

进一步拓展“新基建”应用场景。大力培育智能生活服务业、发展智能化生产、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力争在政务服务、社会治理、智慧医疗、智慧养老、智慧教育等方面推动“新基建”应用场景加快成熟。特别是要依托成都市超算中心、市网络理政中心数字化治理优势,持续深化“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键回应”的社会治理体系,着力打造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市。

高起点抓好东部新区基础设施建设。把握好东部新区空间广阔、基建项目处于起步期的“白纸画图”优势,超前布局、统筹实施一批涉及5G、轨道交通、充电桩、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新基建”项目,为东部新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性支撑。在当前规划建设的基础设施上嵌套“新基建”,比如推动大运会场馆5G全覆盖,提升参赛、观赛体验。在成都重庆、成德眉资等城际间设置功能性“新基建”载体,扩大“新基建”服务半径,实现新兴技术服务共享。

加快补齐工业互联网等短板。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和网络体系建设,优化App开发,加强推广应用和网络安全管理。进一步完善支持工业物联网发展的政策措施,培育行业龙头企业,加强补链强链,推动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作者:成都市政府研究室社会发展处处长 苏展,成都市政府研究室社会发展处工作人员 赵聪杰 李陈,成都市政府研究室社会发展处四级主任科员 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