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汇聚“最强大脑” 云战疫开辟线上战场

隔离病区拍CT,“云端”阅片诊断;戴上VR眼镜,新冠肺炎患者肺部影像三维立体呈现,可清晰看到细微结构;血糖、血氧等数据一键上传,借助设备上的视频功能,社区医生无需见面也能完成已治愈出院患者随访……

技术赋能,让远程诊疗汇聚后方“最强大脑”,架起生命的桥梁。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以5G、VR等新技术为支撑的远程诊疗在各地加速应用,在指导前方尤其是重症患者救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患者不动信息动

对口支援,一场跨越千里的生命救援,日前在江西南昌与湖北随州两地同步进行。

通过5G远程医疗系统,随州市中心医院ICU专家、江西援随医疗队和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专家团队携手,让一位高龄重症患者转危为安。江西援随医疗队队员、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许建宁说,援随期间,类似这样前后方合力,尽全力挽救重症患者生命的接力经常进行。

远程诊疗开辟了对口支援“线上战场”。仅用时4天,“江西援随5G远程医疗系统建设和实施方案”就设计完成,统一接入江西省远程医疗系统,8家省直医院24小时全天候响应,远程对口支援随州市9家定点救治医院。

江西援随医疗队队长、江西省人民医院副院长黄清说,前方力量毕竟有限,这一系统上线,相当于为前方医疗队配备了强大的“专家后援团”。

远程诊疗,更为重症患者救治全程保驾护航。“除了感染新冠肺炎,患者同时还有高血压、糖尿病、脑梗死等多个并发症。”全程参与江西一例重型患者救治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曾振国说,患者最终能成功治愈出院,远程诊疗及早介入是关键。

“每位重症患者的救治都是一场生命接力,容不得片刻耽搁。”曾振国说,病毒来袭,病情发展很快,借助远程诊疗手段,专家团队得以根据患者病情进展及时采取措施,尽最大努力减少重症发生率,避免死亡病例发生。

技术赋能,还织造了高效救治网络。江西把全省109所定点救治医院统一接入远程医疗系统,62名省级救治专家在线指导。江西省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高级别专家组组长、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张伟介绍,专家组与确诊病例“面对面”,及时给予病情研判、用药效果等全方位支持。

远程诊疗下,患者不“动”信息“动”。江西省卫健委副主任龚建平说,破解资源紧张和区间障碍,江西织密疫情防控救治的远程医疗网络,构建了以防重症、防病亡为重点的又一道防线。

“让基层医院更有底气”

截至3月11日,江西现有住院确诊病例实现“清零”。数据显示,已治愈出院的934名确诊病例,超七成在市、县级定点医院治愈出院。

早在2月3日,国家卫健委即下发《关于加强信息化支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积极开展远程医疗服务,提高基层和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应对处置疫情能力,缓解定点医院诊疗压力,减少人员跨区域传播风险。

远程协同,使得分级诊疗体系下的基层医疗机构救治更有保障。

“远程协同,让基层医院更有底气。”江西九江市彭泽县人民医院接诊当地首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医院感染科主任孙祥说,患者一直发热不退,还出现腹泻症状,医院发起远程会诊,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专家组建议给予抗病毒治疗,同时增强免疫,调整方案后,患者症状逐步好转。

张伟说,远程诊疗以更高效的形式推动专家资源下沉,及时解决一线救治难题,不断优化诊疗方案,有效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能力和救治效果。

远程协同,也助力在实战中练兵。

所有确诊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筛查发热病人3000余例……作为周边8个县区定点救治医院,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人民医院在此次疫情救治中挑大梁。医院副院长吴光生说,首次作为区域定点救治医院参战,从院感防护,到诊疗方案解读、病例分析,赣州市第五人民医院的专家团队均“手把手”给予了线上指导。

此次信息化战疫,江西省连接了15家省级医院和80多家县级医院。江西省远程医疗会诊中心在疫情时期定期召集呼吸、重症、影像等方面医疗专家,面向全省医疗机构开展远程会诊,指导更加精准救治的同时,助力基层医疗机构全面提升应对疫情的能力。

江西还充分利用远程医疗服务和继续教育等平台,为一线医务人员提供培训,累计培训医务人员21.2万人。

远程协同,还打通了资源共享通道。

在江西吉水县,两家县级医院借助远程医疗信息化平台,上联省、市定点收治医院,下联医共体成员单位,救治、院感、影像等专家24小时在线,为成员单位诊疗提供参考意见,有效解决乡镇医疗机构诊疗技术不足、人力资源紧缺等问题,及时、准确排查患者,实现“速诊速收”。

远程发力 还需迈过三道坎

参与疫情救治的一线医护人员提出,探索远程诊疗有效做法,还需迈过信息开放、数据使用、流程规范三道坎。

远程诊疗,诊疗信息开放共享是关键。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医院各自选择不同的信息系统,制式不一,接口不一,信息难以互联互通,彼此互为信息孤岛。许建宁说,对于病情时时都在变化之中的患者来说,只依据其在某一时间节点的片段性数据,会影响医生对病情的准确评估和诊断。

“统一标准,构建开放、共享的诊疗信息体系。”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许飞建议,在更高层面统筹各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建设,在保障数据安全和可读取权限前提下,实现医院之间信息系统兼容。也有专家提出,以省为单位统筹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区域内医疗信息互联互通。

远程诊疗,数据要多跑路,但在一些地方诊疗数据一旦“上路”,即面临收费问题。一位医疗影像从业人员告诉记者,以一家县级医院为例,每对接一台影像检查设备数据,首先要向医院的信息系统承建方交2万到5万元不等的“接口费”。

在江西新余,当地政府引进社会资本破冰改革,通过竞争性磋商选定供应商,投资建设第三方独立医疗共享中心,医院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向中心购买影像检查、诊断服务,保障各医院合理收益的同时,实现信息互联互通,患者检查、诊断结果各医院互认。

什么情况下发起远程诊疗,医疗责任如何认定,费用支付标准如何确定……受访的医护人员提出,远程诊疗在流程设计和规范标准等方面尚处于摸索和完善阶段,建议以此次疫情防控救治中开展的大量远程诊疗案例为样本,研究制定远程诊疗相关规范和标准,为有序、安全开展远程诊疗保驾护航。

(稿件原载于2020年3月21日《瞭望》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