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小时完成35万颗元器件贴装点、4分钟后出炉一件5G基站天线设备、15秒钟下线一台空调外机,武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按下“快进键”;
以“芯屏端网”万亿集群为龙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现出风浪中的产业定力和生命力,一批在线教育、生物医药、信息技术、工业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创新企业动能不减,一群瞪羚、独角兽和小巨人跑出“加速度”;
狠抓大投资、大项目、大工程,强武汉产业之骨架,补齐小而美、专而精、特而强,串产业发展之链条,武汉产业呈集群效应,打通发展“微循环”。
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强则城市强。智能工厂机械臂飞速运转、写字楼里键盘声声、工地上挖机不停歇,蜕变、焕新、集聚,为武汉攒劲。
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升级
数字车间智能工厂显神威
24日,联想武汉产业基地表面贴片测试(SMT)产线上,贴片机正在精准地将各种电子元器件贴装在电路板上,零件贴装设备每小时可完成35万颗元器件贴装点,但车间里工人很少。
联想武汉基地自动化数字化高级经理张翼介绍,智能化程度更高的自动组装线体——量子线项目未来上马后,员工密度还将降低,但生产效率将提高20%。
6公里外的中国信科旗下虹信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基站天线生产线车间,全国首条5G智能制造生产线,从上料到性能测试,经过一系列自动化工序,4分钟后,一件5G基站天线设备出炉。“我们车间同等产能的4G天线设备生产线需要30名工人协同作业,现在这条5G智能制造生产线上,只需要一人应急处置特殊情况。”
复工之初,武汉菱电汽车电控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仅用了六分之一的员工,恢复了超过八成的产能,公司董事长王和平说,得益于长期以来对工厂的智能化改造升级。
在东西湖,已复工的华润雪花啤酒武汉工厂,经近300道工序下线的一瓶啤酒,多个工艺段被智能控制;沌口,美的集团武汉工厂,全球智能化率最高的空调外机柔性生产线上,平均每15秒钟就有一台空调外机下线;江夏,汽车零部件企业博世华域转向系统(武汉)公司,1700余台设备、11家供应商连上了工业互联网平台,生产过程实行“数字化”管控……
从一瓶啤酒、一只龙虾,到一台空调、一辆汽车,武汉紧紧抓住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发展机遇,加速推动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模式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正在组织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超300个,而疫情并未阻断政府与企业同心转型。
“转型升级不是疫情‘逼’出来的,只不过加速了。”联想武汉基地负责人齐岳介绍。“公司在智能化改造上得到政府大力扶持,上了多条自动化生产线。”武汉菱电电控总经理助理闫延斌说。
施耐德电气制造(武汉)有限公司数字化武汉工厂、回盛生物世界领先新型兽药智能化生产线等一批行业内领先的智能车间和智慧工厂,仍在加速建设中。
而智能化升级也成就了企业成长与突破。光谷人工智能企业库柏特为湖北联丰打造的两条香菇无序智能分选产线,正在助其加速复产;中国光纤光缆生产龙头企业长飞公司,刚推出设备改造升级故障预警、设备异常自动报警等数字化网络化解决方案;已复工的武钢大数据中心,近来接待了不少通讯、电信、电子等行业企业以及政府部门的实地考察,正寻求合作机会,共同开拓大数据产业市场……
新兴产业跑出“加速度”
“新物种”频频抢下新订单
4月13日,长江存储发布全球首款128层QLC闪存芯片,“芯”跳强劲。
克服重重难关,疫情中,芯片产线一直没有停产,128层QLC闪存芯片研发也未中断,并直接越过了96层三维存储技术,从之前的64层直抵128层。专业人士评价,这意味着能够跻身国际主流芯片存储产品的位置。
疫情防控期间,聚芯微电子线上发布国内首颗自主研发、背照式、高分辨率、用于3D成像的飞行时间传感器芯片,公司创始人刘德珩说,如期发布,是因为必须“在赛道上奋发前进”。
赛道追赶,首台首套首个始终不停步;攻城略地,新订单新市场新客户加速收割——
生产红外测温设备的高德红外,以每天1000套的速度保障全国各省市机场、火车站、医院等地设备交付;人福普克药业(武汉)有限公司多条生产线每天可产出近1000万粒软胶囊,相当于每周装满5个集装箱,被陆续发往美国;上汽通用汉产雪佛兰探界者出口到乌兹别克斯坦;华大生物科技(武汉)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国际订单覆盖全球70个国家和地区;华工科技为某客户提供的三维五轴激光切割机,首次替代了客户此前购买的进口设备……
表现出强劲抗风险能力和生命力的,更有一批“新物种”,如在线教育、人工智能、互联网消费等,它们出现在政府“非接触”产品及服务项目清单中,应用于社区、商超、城市应急等场景中,在风雨中迅速成长。
北斗卫星导航终端企业依迅电子,面对各地复工复产时间差造成的订单流失情况,不坐等,研发出“北斗+AI体温检测系统”,整合AI热成像识别、人脸识别等技术,在通行人群佩戴口罩的情况下,仍能在体温快速筛查的同时,准确验证身份,市内订单不断;
打造餐饮业“拼多多”的光谷互联网初创公司享七科技,疫情后平台订单下滑厉害,在行业洗牌中调转舵头,首次尝试将to C转为to B,针对复工企业统一、安全用餐需求,23日即为光谷一家企业500员工送出第一单;
主打远程办公的光谷创业公司石墨文档,开发了疫情场景模板,针对复工潮,企业紧急上线远程办公版,疫情防控期间新增用户量和企业注册数增长6倍……
石墨文档刚宣布完成B+轮数千万美元融资。
信心比黄金珍贵。武汉新兴产业投融资风向标凸显。除石墨文档外,专注眼科基因药物研发的武汉纽福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完成A轮融资,互联网企业理工数传,年初宣布完成第四轮融资,估值16亿元。
产业集群打通“微循环”
建链强链带“活”大批配套厂
4月24日7时,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的网络安全学院内,工人们正在调试电子黑板显示屏和安装麦克风。100多名管理人员和500多名工人已全部到岗,全力以赴,确保今年9月迎来学子拎包入住。
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快舟运载火箭总装总调中心(一期)顺利通过预验收,未来投产后将具备年产20发火箭总装测试及试验能力,武汉航天产业集群加速形成;武汉国家存储器项目,将尽快启动二期建设;国家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基地,湖北新电车用空调及暖风水箱生产等延伸汽车产业链的零部件项目,本月一齐开工;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联影医疗武汉总部基地正加紧装修,迈瑞医疗武汉研究院项目新开工。
引进关联度大、技术含量高、产品生命力强的好项目、大项目,建链强链;以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核心配套企业,实现以大带小、上下联动,更要补链稳链。
“声光调制器是脉冲光纤激光器的核心元器件,相当于光开关,没有它激光器就没法出光,不能正常工作。”光奥科技(武汉)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威说。
“工业机柜是产品的基础骨架结构件,相当于建房子时的钢筋水泥,所有的光纤元器件及电子设备,须装入其中,才能组成整机产品。”武汉明科机电设备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周久能说。
——这些企业,都是锐科制造激光器不可或缺的供应商。
“我们的产品断供,大批工业企业将无法正常生产。”锐科激光副董事长、总工程师闫大鹏说,产业链一环扣一环。而没有激光器,激光设备就没有心脏。
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有水大河满。“能否实现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考验着政府的治理能力。”武汉大学中国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院副院长、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吴传清说。
3月中下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从锐科激光带回25家配套企业名单,一家家配套企业进行沟通协调解决,快速推进整个产业链的复工复产。
在该局龙头企业及配套企业复工复产调度表上,除了锐科,还有“上汽通用汽车武汉公司”“富士康武汉公司”等一批企业,记录着:“上汽通用汽车武汉公司协调复工复产企业市内198家,市外18家;富士康武汉厂区协调供应链企业35家……”
据统计,仅首批14户工业龙头企业,就“链”动1064家配套企业协同,全力以“复”。(记者李佳 康鹏 贺亮 马振华 林坤 李亦中 通讯员王帅 刘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