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岁的杨彩虹最近陆陆续续地接到了外国客户订购蓝印花布的布料、服装和家居用品的订单。“我们不仅让非遗‘活过来’,还让它‘活起来’了。”杨彩虹说。
邵阳蓝印花布又称“豆浆布”,源自远古时代苗族、瑶族人的“阑干斑布”和“蜡缬”。据古籍记载,唐朝贞观年间,当地人在苗瑶蜡染的基础上,首创以豆浆石灰代蜡防染的印染法。至明清时期,位于湖南西南部的邵阳县成为华南乃至西南地区最大的蓝印花布生产、染印、销售中心。
“我结婚时的嫁妆就是一个蓝印花布四件套。”杨彩虹说,自打记事起,村里总有乡亲们在小溪边上唱着歌洗布,那是代表着山间乡里最质朴的记忆。
上世纪70年代,大量色彩艳丽、价格低廉的机制布开始进入市场,传统的印染行业在现代技术和商品多元化的双重冲击下日渐衰弱。2008年,邵阳蓝印花布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邵阳县启动了招商引资,吸引企业和个人发展蓝印花布产业。
在外经商的杨彩虹被家乡发展非遗产业的执着打动,毅然返乡创办了湖南蓝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杨彩虹说,创业初期,她进行了近三年的学习与调研,为了寻找适宜大规模种植的蓝靛,跑遍了贵州的近十个县区。
“我们找了很多山草回来,跟着老师傅学习发酵,试验了起码有50次才成功。”几年下来,杨彩虹最初的合作伙伴都已经放弃,而她的坚持,带来的是蓝靛染料的发明专利和8个村成片的种植基地。
在杨彩虹的劝说下,女儿罗沙沙放弃了原本的工作,一起发展非遗产业。设计专业毕业的罗沙沙拜师国家级传承人蒋良寿,开启了蓝印花布的图案还原与产品设计之路。
“蓝印花布不应只作为记忆存在,我们要重拾它的技艺。”罗沙沙说。
在罗沙沙看来,蓝印花布朴素清爽,蕴含着传统文化的底蕴。“这些图案都来自古代传说或者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故事,比如龙凤呈祥、狮子绣球、百子千孙图等。”罗沙沙说,她和母亲从民间收集了5000多种图案纹样,自己还设计了300多种。江苏、甘肃、贵州等地,都留下了罗沙沙找寻蓝印花布的足迹。
通过手工临摹、机器扫描和激光雕刻,一个个一度消失在市面上的图案纹样又回到了布匹之上,罗沙沙将它们设计成了旗袍、礼服、枕套、遮阳伞等产品。
现在的蓝印花布,不仅漂洋过海进入法国、西班牙等国家的高端商场与展会,更进入了国内外消费者的日常生活,邵阳县当地也有不少人受惠于此。
湖南蓝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带动了当地2000多名农民种植蓝印花布的制作原料黄豆、蓝靛,先后帮助近2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增收。
“这是一份带有责任感的事业,也是一份美好的事业。当老传统遇上新潮流,也可以焕发新的活力。”罗沙沙说。
原标题:湖南邵阳蓝印花布的传承与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