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古文是流传在以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为中心的赣南客家聚居区的曲艺说书形式,多为盲人用当地方言演唱,用勾筒、渔鼓、竹板、小鼓伴奏。因所描述的内容多为“古人的故事”而称之为“客家古文”,俗称“古文”。客家古文主要分布在于都县的段屋、梓山、宽田、新陂等乡镇。
古文传承面临尴尬
客家古文的表演形式采用赣南地区的客家方言演出,说唱相间、以唱为主。通常为一人坐着自行伴奏说唱,也有加入多人帮腔伴奏的情形。现如今会唱客家古文的人并不多,随着时代的更迭,群众物质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听客家古文的人少了,自然学客家古文的也少了。在于都,会唱客家古文的老一辈艺人仅有肖秋林、陈开财、刘安远等少数几人,他们也成为于都客家古文代表性传承人。
为将客家古文技艺传承下去,古稀之年的肖秋林依然坚持带徒弟。但肖秋林说,如今,真正愿意静下心来学习客家古文的人少之又少,客家古文在过去是盲艺人谋生的技艺,客家古文艺人需要掌握丰富的演奏和说唱技能,又因客家古文无固定唱本,现场即兴发挥的成分较多,因此要求演唱者能灵活应变,多形式表现。
近年来,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电视、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出现,极大地丰富和转移了人们的精神需求,客家古文也随之失去了原来的市场,因此,肖秋林坦言“很不容易带”。尽管如此,他依旧没有离开这个舞台,依然在客家古文传承这条路上发挥余热。
多渠道保护和传承
为了保护好这一独特的客家曲艺品种,于都县文化馆制定了五年保护计划,使这一古老的曲艺品种得以传承和发展。
为保护和传承好客家古文,于都县文化馆在文化惠民周、中秋、国庆、春节等节庆期间组织群众文艺演出时,有意识地将于都客家古文这项经典非遗项目编排进去,让客家古文得到更多展示的机会。不仅如此,该县文化馆还积极组织多样化的文化活动,让客家古文有更多的机会走进乡镇、社区,走进学校、敬老院。
如今市场上可选择的文化产品数不胜数,于都客家古文早已淡出现代人特别是年轻人的视野,针对这一情况,于都县组织客家古文进校园,通过艺人台上演唱、学生台下观看学习的方式让客家古文重回年轻人的视野,激发年轻人对本地特色文化的兴趣,促进这项民间艺术的传播。
为使这门古老的曲艺不失传,2017年,于都县文化馆对于都客家古文开展了一次抢救性录制,20余首经典于都客家古文录制成了光盘,被永久保留了下来,《家庭劝世文》《珍珠塔》《卖水记》《卖花记》等经典曲目被一一收录其中。此次抢救性录制还对客家古文唱词进行了同步翻译,便于后世流传和习唱。
古老曲艺焕发新生
2014年,在于都文化馆和当地非遗保护部门的努力下,于都客家古文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于都客家古文在重回大众视野的同时,迈步走向了外面的世界。2018年6月,由于都县文化馆选送的客家古文《家庭劝世文》受文化和旅游部邀请,在2018年全国非遗曲艺周上展演,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别具特色的演唱风味博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在互联网时代,传播技术和传播渠道日益丰富,这对于客家古文的传播,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幸运的是于都县文化馆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将客家古文的保护传承与新兴的传播方式相结合,通过网络同步直播的方式,让更多人知晓并欣赏到这一古老而具有浓郁地方风味的曲艺。在近两年的“文化与自然遗产日”,于都县都尝试着用网络直播的方式传播于都客家古文。
于都客家古文的曲目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虽然后来也有编写新曲目,但与当代社会生活联系并不紧密。“古文内容的更新也值得探究。”相关负责人表示,“古语有云,‘旧瓶装新酒’,老艺人们也要紧跟时代变革去创作和演唱古文,政治、经济、时事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元素都可以成为客家古文新的内容素材。”未来,我们也期待,于都客家古文在秉承珍贵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审美价值和传承价值的同时,绽放出新的时代风采。
原标题:江西客家古文:让古韵焕发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