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清晨,此起彼伏的敲打声回响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谷陇镇街头巷尾,往里看去,杨万付正围坐在墩子前,不断切换锥子、刻刀制作银饰。
“我家祖祖辈辈都是打银饰的,银饰制作技艺一代一代传承了下来,传到我这辈已是第七代了。” 杨万付介绍说。出生于银匠世家的杨万付从小受家庭熏陶,对金器银器情有独钟, 从小就跟随着父亲学习银饰技艺。
黄平县谷陇镇,素有“天下第一苗镇,中国银饰之都”的美誉。在镇上有一条苗族银饰街,聚集着大大小小的银饰加工店,各种各样华丽精美的银饰品琳琅满目。
为实现“苗银出山”,黄平县建立了“党支部+银饰协会+传承人”发展模式,组织57家银饰加工店成立了谷陇银饰协会,在浙江拱墅区创新设立“苗艺世家生活馆”,积极打造线上线下相融合,结合设计、开发、销售一条龙的新零售电商模式,将银饰产品源源不断地送出大山,月销售苗银产品达600公斤,带动400余人就业,年产值达1亿元以上。
让手工技艺融入产业、照亮生活,是对非遗最好的保护和致敬。
苗绣是苗族历史文化中特有的表现形式之一,传递苗家刺绣文化,为让苗家刺绣作品走出大山,黄平县推行“党支部+锦绣计划+农村妇女”就业新模式,以“文化+乡村振兴”的形式推动非遗手工技艺的传承,鼓励“锦绣女”将民族文化元素与现代生活、时尚创意相结合,把民族手工产品变为商品,推动黄平县民族特色手工产业发展。
截至目前,黄平县有10000余名绣娘,年均开展培训近200人次,有效解决了农村就业3000余人,年产值250余万元。
“在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下,我和姐妹们创办了黄平模贵苗族盛装厂,厂房就在家门口,一个月收入3000多元。”黄平模贵苗族盛装厂创始人龙模贵激动地说。
像龙模贵这样“守着家、抱着娃、挣着钱”的农村妇女不在少数。为拓宽农村妇女就业渠道,黄平县重安镇上枫香村党支部依托自身优势,采取“村党支部+公司+农户”运作模式运行,成立公司发展蜡染刺绣产业项目,采取“利润+保底”的分红模式,通过“千村计划”项目蜡染技艺培训班培训800人次,有效解决农村妇女居家就业1000余人。
“因为要照顾老人和孩子,过去这些妇女都是在家种地,家中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在外边打拼的丈夫,现在她们在家门口就能把钱挣了。”黄平县重安镇上枫香村党支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据了解,黄平县始终遵循“见人见物见生活”传承保护理念,扎实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组织开展苗绣大赛、银饰大赛等非遗手工技艺技能比赛,培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人、省级11人,州级3人,县级511人,增强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促进黄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传承发展。
原标题:贵州黔东南州黄平县:非遗文化成为群众奔小康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