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场景化为现实!上海浦东技术助力“非接触式”测温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已进入关键阶段,测温成为了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如何以安全、高效的方式进行高温人员排查,有效减少人员扎堆,并保障前线工作人员的安全,浦东企业也在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用AR、AI等技术,助力“非接触式”测温,帮助这场抗疫大战加速胜利。

AR眼镜扫一扫测温,不接触也能快速测检

复工返工潮来袭,随着大量务工人员返程,各地园区社区“防疫大考”持续紧张。

一早,在上海某园区的工作人员就等候在入口处,在“人防”之外,“技防”产品也已准备就绪,协助工作人员建立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防线。

工作人员佩戴上AR眼镜,通行员工的实时温度显示在视野前方,如果超过37.3度,直接触发报警。

与额温枪不同的是,这套产品无需近距离接触,在3米外,只要带上AR眼镜直接“扫一扫”快速测温,就可减少因测温接触、人员堵塞等引起的交叉感染风险。

这套非接触式AR眼镜测温方案,以AI算法、AR设备为基础,是由浦东AR公司——亮风台研发。

记者了解到,在AR测温之外,这套技术还能通过人脸识别、车牌识别、二维码识别等方式快速筛查排查人员信息,追溯人员运动轨迹。

据公司CEO介绍,他们与合作伙伴华为-上海5G+XR创新中心深度合作,加速优化产品方案,更全面地服务疫情防控。未来,产品将利用华为云强大的计算开发能力与实时高效的资源服务,进一步完善AR测温解决方案,实现业务场景多样化,助力疫情前线。

此外,运用亮风台自主研发的AR远程通讯与协作系统,海尔等复工后的企业也展开远程售后维修监督指导、质量稽核等工作,保障生产。

虹膜+人脸身份认证:无惧口罩,用眼睛解锁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口罩已成为外出标配。但关键的人脸信息被遮挡,使得人脸识别功能无法正常使用,特别在通过检测点时,不得不脱下口罩通过。

为何不脱口罩就能通过检测点?

正式复工首周,在张江创业工坊@环湖800一幢商务楼内,前来上班的王女士虽然戴着口罩,但当脸部对准一楼门口的一块小屏幕,站定两秒左右,检测设备就发出了“身份认证成功,体温正常”的提示。该楼宇部署的是一套由聚虹光电提供的远距离“虹膜+人脸+测温”多模融合智能控制终端。

简而言之,它是“用眼睛解锁和识别身份”。虹膜的安全性仅次于脱氧核糖核酸的生物识别特征。此外,它还具有解锁速度快、安全性高的特点。

据悉,该套系统可覆盖1.2~2米身高,虹膜识别距离达到1~1.5米,戴口罩、帽子都不影响身份识别,1米外体温初筛,测温摄像头均可按精度选配。

AI体温预警系统:可多目标测温

随着返程高峰的开始,疫情防控显得更加紧迫,英飞拓特推出基于AI的体温预警系统。据悉,该系统由英飞拓控股企业、张江高科895创业营第七季项目上海伟视清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负责开发。

该系统以红外热图及高清图像处理、精确测温等技术为核心。红外线本身的物理特性就具有很强的热效应,例如太阳的热量主要就是通过红外线传到地球的。红外测温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红外探测器先进的光电转换效应,再通过科学的算法、精确的程序处理,其中所包含的热信息就能转化成物体表面的温度信息。

这套AI体温预警系统除了可实现对窄带温差(30℃-45℃)的准确识别,将测温精度相比传统热成像设备提升一个数量级(±0.3℃)外,还能实现多目标体温检测,响应时间在30毫秒以内,实现对被检测人流经过检测区域的动态检测,解决了接触式测温费时费力效率低的问题,可有效帮助车站、机场、社区、医院等地进出测温不疏漏,为疫情防控筑“防线”。

大场景测温:云端数据实现图像追溯

全民战“疫”当前,在各通道、关卡设置体温检测成为有效阻止病毒传播的基本手段。但在商场、景区等各类出入口及人流量集中的公共场所,体温计、额温计、点温计和耳温计等传统测温设备存在种种不足。

浦东企业汇纳科技抓紧研发,日前快速推出了“人体测温客流综合解决方案”: 热成像技术非接触式测温,让人员 “通行即测温”。

值得关注的是,该技术方案在对出入人员进行快速体温筛查的同时,还可将采集到的异常图像情况传输至云端进行存储管理,异常预警推送记录可查询追溯,大幅度提高了人员追踪、事后追溯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