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宁波咸祥镇:“渔棉会”文旅融合促进乡村振兴

芦浦村女子舞龙队舞起来,快乐的捕鱼人唱起来,“渔棉会”巡游走起来,大嵩石秀出来……近日,以“蓝湾咸祥,鲜有好货”为主题的“鄞州之夜”咸祥专场在浙江宁波南部商务区水街热闹上演。咸祥人把浓缩版的“渔棉会”办到了这里,而“渔棉会”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现场弹棉花、竹刻技艺 市民看得挪不开眼睛了

咸祥有着千年文化积淀,是宁波市首批非遗生态保护区,拥有省级非遗名录2项、市级非遗名录3项、区级非遗名录4项,其中八月半“渔棉会”是本地民俗文化之一,入选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活动现场,宁波市民看到了难得一见的“渔棉会”,还见识了渔船制作、灰雕、竹刻、木雕、泥塑、画缸、民间刺绣等传统非遗项目。

在灰雕摊位前,匠人的手指在一块块的灰泥上细细雕琢。鄞州的灰雕主要装饰在古建筑的山墙、墙头、屋脊、檐角、照壁、门楼、门窗上,象征接福纳瑞。灰雕主要原材料蜊灰,是用浅海中捞上来的贝壳煅烧而成,多数不用上色,能历经多年风雨而永久保留。

大嵩石是全国著名的印石之一,产于咸祥的羊球休山,当天的展览也让大嵩石文化“走出深闺”。

非遗摊位前,今年82岁的潘兆丰手拿刻刀,聚精会神地在竹片上雕刻公鸡。他现场展示的竹刻技艺,吸引不少市民围拢过来好奇观摩。

潘兆丰以前是木匠,1998年开始自学竹刻。老人的作品中有一幅竹刻挂屏《兰亭集序》,曾在宁波市首届农民文化艺术节现代民间艺术品博览会上展出,他还因此获得了“宁波市十大民间艺术家”的荣誉称号。

“老底子就是这么弹棉花的,没想到还能在这里看到!”来逛夜市的赵女士被朱国和师傅手工弹棉花的架势吸引了。只见一只弓棰不停地敲击着“琴弦”,随着一声声铿锵有力的弦响,“琴弦”在棉花堆中上下翻飞。这样的画面吸引了很多年轻人的目光。朱国和做这一行已经有50多年了,是家里的第五代传承人。“弹棉花看起来轻松,其实很考验手艺和耐力,一床棉被要弹好久。”朱国和说。

自带“大海的味道” 村民自制海鲜成香饽饽

咸祥这个滨海小镇,从来不缺海鲜和美食。主题夜市上,村民自制的马鲛鱼片、虾皮、紫菜、鲳鱼干等,带着大海的味道,吸引了一众吃货。

朱双红是咸祥南头村人,家里祖祖辈辈都靠海吃海。“这些都是我自己做的,一袋虾干30元,一瓶酱红头虾25元,味道很好的!”五年前,她从朋友圈开始卖货,名气越来越大,现在一个月就能销售四五千元。“我这些商品靠的是街坊朋友口口相传,主要是我们咸祥的海鲜好,产品好,怎么做都是好吃的!”

“没想到我的葱油饼这么受欢迎,早知道要多带一点货来!”龚爱乐说,短短1个多小时,5元一个的“老奶奶葱油饼”就卖得差不多了。龚爱乐今年59岁,夫妻俩做葱油饼有30多年了,一直只做两种口味,一种葱油,一种梅干菜,“很多咸祥的年轻人都是吃着我们的葱油饼长大的!”



原标题:浙江宁波咸祥镇:“渔棉会”文旅融合促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