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铁集团:帮扶古村绽新颜

农民日报全媒体报道 大王庙村位于河南省栾川县潭头镇北1.5公里处,村内以石桥、老井、古树、老宅最为有名,遗存很多清末民初时期的民居,被誉为河洛村庄演变史上的“活化石”,抗战时期河南大学曾迁址于此,但由于历史原因,曾经兴旺的村落渐渐败落,成了国家级贫困村。

近年来,国铁集团倾力帮扶栾川,在大王庙村,根据村里古色古香的特点,对街道和老宅进行保护性修缮,并且建起了特色民宿、四合院,大力发展特色旅游、精品研学等与古村落相结合的特色产业,变劣势为优势,吸引了一批又一批远道而来的游客,还被列入第三批全国传统村落名录,使沉寂多年的古村落迎来了美丽新蜕变。

“村里发展快,最大得益于铁路支持,不仅资金帮扶,还提出了很多好思路。”潭头镇党委副书记祁玉乐感激地说,国铁集团注入百万元资金,帮助村里修建了三座具有农耕和铁路文化特色的民俗四合院,采取“集体经济+贫困户”的经营模式,让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持续分红得实惠。

离四合院不远的古井旁是一所老宅。“这是抗战时期河南大学的学生宿舍,也是我的家。”走进老宅,一个40多岁的汉子迎了出来,他就是栾川县致富能手王志娟的爱人孙占宗。他说,之前在江苏打工,辛苦不说还没挣到钱,听媳妇说村里帮她开了个小吃店,半年挣了7000多元,再也不想出去打工了。

“前几年村里出去务工的多,剩下的都是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现在不一样了!”国铁集团驻村第一书记史俊兰满怀信心地说,村里已经建成达到接待条件的休闲农家有8户,其中高端民宿2家,除了沿街商铺、特色民宿、家庭宾馆,附近还办起了肉驴养殖业和玉石加工厂,有更多就业机会。

北方有“天上龙肉,地下驴肉”之说,村里西北荒坡上的驴场在国铁集团的帮扶下,经营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去年售出了16头毛驴,村集体共获利10多万元。此外,村里纯手工做的红薯粉条晶莹发亮、百炖不烂,享有“素鱼翅”之称,国铁集团共采购大王庙粉条2.5万多斤,惠农增收约26万元。

据了解,国铁集团去年投入60万元,对大王庙村老旧供排水管网进行改造,改造老旧供水管网7800米,铺设排污管道1500米,解决了全村573户2021名群众吃水难题,使村民拥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彻底解决了“两不愁三保障”的突出问题。

山乡巨变,翻天覆地。目前,大王庙村正在对原村委小学进行改造,项目建成后将与河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合作,打造成为一个集培训、餐饮、住宿、国学教育为一体的研学基地,可带动大王庙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5户88人增收,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记者龙成)



原标题:国铁集团:帮扶古村绽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