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国宝《题阊门外小寺壁》

黄叶西陂水漫流,籧篨风急滞扁舟。

\n\n

夕阳暝色来千里,人语鸡声共一丘。

\n\n

赏析:

\n\n

这首诗的最早记载见于叶梦得的《石林诗话》。叶梦得从吴下(今江苏苏州)阊门外小寺壁间看到这首诗,经过多方打听,才得知此诗作者是寇国宝。寇国宝于绍圣四年(1097年)与叶梦得同榜登进士第,久从陈师道学诗,深受陈的赏识。

\n\n

诗写于深秋期间,正值黄叶飘坠的季节。西陂池水满溢。大风吹过,悬在桅樯上的竹席(籧篨)簌簌作响,客船已开不成了。诗人面对着黄昏降临后的千里夜色,不时听到同一山丘上嘈杂的人声和驱鸡入埘的声音。恰如《诗经·王风·君子于役》篇所咏:“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寇国宝家乡在徐州,长期游宦江南,时当深秋日暮,如何能不触动归思?

\n\n

这首诗纯凭作者的直感摭取即目所见和即耳所闻的景物,几乎不加点染,随口入韵,便呈现出一幅隽永有味的秋暮思归图。诗人身居小寺之内,眼见黄叶飘坠于西边的陂塘下,因而注视到陂水横溢,四处漫流。很可能,在诗人的潜意识里,此刻产生了一种飘零之感,因而动了归家之念。接着,诗人耳闻籧篨声响,知道外面起了大风,扁舟已无法开行。真是欲速归而不能,岂不越发愁煞?此时,夕阳冉冉西沉,夜色渐渐吞噬了大地,农夫荷锄而归,牧童驱犊而返,鸡栖于埘,猪、羊入圈。此景此境,又怎能不使诗人兴起“日暮乡关何处是”(崔颢《黄鹤楼》)的嗟叹呢?

\n\n

这首诗句句都写景物,既未发一句议论,也没用一个典故。王国维《人间词话》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诗人既即景生情,又反过来把情融入景物中,不露一丝痕迹。诗中化用了前人的诗意和字面,却让读者一下子看不出来,真似唐代皎然《诗式》所赞许的那样:“才巧意精,若无朕迹,盖诗人偷狐白裘于阃域中之手。”

\n\n

寇国宝的诗,叶梦得已“恨不得多见”。但单从这首诗里,已能看出他虽然跟陈师道学诗很久,风格却与江西派诗迥然不同。叶梦得说这首诗“句意极可喜”。实际上,可喜的不仅是句意,其胜处还在于境界。

\n\n

(蔡厚示)

\n\n\n